记者 党勤
本报讯 南浔区东迁街道佳源中心广场的3号商住楼,共24层,总高近94米。1至8层正在进行酒店装修,9层以上属于办公或居住区,共有业主120余户。
记者近日在楼内随机观察了多个楼层公共部位的烟感,等待一分钟左右,发现这些烟感的指示灯都不亮。记者查询了相关要求后得知,烟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指示灯应该是闪烁的状态。随后,记者将这一现象反馈给了当地消防部门,并跟随工作人员对该商住楼的烟感进行了排查,结果发现9至24层,整条线路上的140多个烟感全部处于瘫痪状态。市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干部张淼泉告诉记者:“烟感第一时间感受到烟的信号,会通过光和声音提示居民进行逃生,再把火灾信息反馈到主机,然后其他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来疏散人群,扑灭初期火灾,在时间上特别重要。而高层发生火灾之后,老百姓逃生难度大,所以这类固定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是非常有必要的。”物业公司负责人顾志刚介绍,从2021年6月份该楼房交付后,随着业主的陆续装修,烟感失效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们从去年4月份开始发函给原施工单位和开发商,但是一直没有人来检查维修。对此,开发商解释:“施工单位实在不来修的话,物业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维修,后期从施工单位的工程款里扣。”但是对于这一维修方案,物业公司代表并不认同。
面对消防隐患,东迁街道综合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杨骑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发现过这个问题,但只是告知了物业,后期因为了解到物业在和消防部门沟通,所以没有再关注。而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谋毛锋华表示,他们今年初发现了这幢商住楼的烟感失效问题,但是这半年来没有盯住这个事情。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管理科工作人员陆宇认为,按照南浔区现在的职责划分,物业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在社区与属地。而东迁街道建设发展局副局长王佳凡和水晶晶社区居委会委员沈世恩都向记者坦言,关于烟感的问题,他们真的不太懂。
《看见》有感
消防设施可谓每个小区、每栋建筑的“生命线”。90多米高的商住楼,140多个烟感竟是摆设,令人后怕。对隐患的熟视无睹比火灾更可怕,容不得“不太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