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耕地保护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记者 李华

  本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通报,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南浔区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德清县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榜上有名,获督查激励。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长期以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我市不断强化耕地保护各项举措,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地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盛夏时节,稻浪起伏。在南浔区练市镇松亭村一处稻田边,村级“田长”沈宏飞照例来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定期查看有没有耕地被占用或被撂荒,将巡查结果上传到“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平台。

  这是数字化赋能“田长制”开启的智慧监管新时代。借力数字化,该区深化“田长制”,强化“人防+技防”监管,实行以村为基础,区、镇、村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

  目前,全市已设立市、县、乡、村四级“田长”1240名,配备耕地保护巡查员1503名,形成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田长制办公室推动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实现耕地全覆盖的田长巡查机制。同时,“应装尽装”铁塔高空探头,实现“塔田对应”,划定“电子围栏”。建设“耕地智保”应用场景,有效遏制耕地“两非”倾向。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我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开展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攻坚行动,建立“动态清零”台账。聚焦违法用地突出问题,推动执法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巡查机制,探索批后监管和执法监察的有效衔接。(下转A03版)   (上接第1版)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州,不仅把目光聚焦在了良田保护,而且积极提升耕地质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截至目前,已实施8个“万亩方”,104个“千亩方”,项目面积28.86万亩,实现连片耕地面积16.55万亩,实施耕地功能恢复面积6.17万亩,满足了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要求。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做好‘占补’和‘进出’两大平衡,打牢要素保障和产业协调发展基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垦造耕地力度,拓展新增耕地来源,确保实现全市今年垦造耕地1万亩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GDP同比增长5.7%~~~
陈浩检查安全生产和防汛防台工作并看望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
洪湖鹏在市政府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六个新湖州”建设推进会上强调~~~
~~~洪湖鹏主持并讲话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副刊
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护网
稳中求进 巩固提升 实干争先 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杭州亚运会湖州分指挥部召开周调度会议
异乡过节
湖州市大健康实验室正式上线
我市耕地保护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