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斌 陆晓芬
本报讯 拿起桌上的毛笔,对着屏幕细心讲解手中毛笔的款式及特点,时不时将笔凑到手机前方便观众查看细节……8月4日,在南浔区善琏镇湖笔直播“共富工坊”,湖州真鹿湖笔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玉粼和两位外国友人正在直播。“我们做了半年多,现在几个平台粉丝加起来有1万人左右,平均每场直播有3万元的销售额,最高一次有8万元。”姚玉粼透露,去年企业湖笔销售额在400万元左右,直播销售额占了50%。
近年来,善琏镇推进湖笔小镇电商直播“共富工坊”集群建设,辐射带动200多家湖笔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建成11家“共富工坊”,工坊建成后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近千人。数据显示,目前善琏镇以“共富工坊”为单位,组织200多家笔厂和作坊在天猫、京东等平台联合开设善琏湖笔旗舰店,每周轮流开展直播销售,累积粉丝13万名,年销售额超亿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湖笔小镇电商直播“共富工坊”用一种快节奏的直播形式,给了慢生活的善琏制笔匠人一条新的增收途径。在距离直播中心1.5公里之外的小镇湖笔街,今年36岁的杨涵茗在湖笔街上经营着一家店铺。日前,记者踏入店铺,一眼就能看到架设在工作台前的直播灯。主播缓缓介绍着眼前的毛笔品类,身后的工作人员趴在桌上静静地练着书法,对面的客服则麻利地在电脑上沟通备注。一年多来,在“共富工坊”助推下,商家已习惯将文化传播与带货连在一起,通过直播渠道,和观众聊聊湖笔背后的传统文化,将湖笔销售出去。
“‘直播带货’这种新商业模式为传统行业销售提供了新思路。”善琏镇相关负责人说,湖笔小镇“共富工坊”配备了培训室、选品中心、公共直播间等功能区,为重点就业人群、返乡创业青年、农民等群体提供直播培训。不单于此,善琏镇还将湖笔技艺纳入人才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导师帮带,组织非遗传承人、红色工匠开展“一对一”帮带指导,吸引20余名“90后”加入制笔工艺传承。与中国美院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推动“共富工坊”成功挂牌电商类学生实践实习基地,链接东方甄选等媒体人才资源,举办技能培训20余次、超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