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沿着这条光辉大道,18年来,湖州逐绿而行,因绿而兴。在这令人振奋的集体叙事背后,是一个个微观生动的故事。今天起,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余村20讲”系列报道,通过20名新老余村人来讲述他们所见证、参与、共享的绿色发展故事,以期在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再出发。
人物名片:
鲍新民,男,1956年9月出生,浙江安吉人。他带领村民保护生态,关停矿山、水泥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传播家乡好声音,他建起“鲍新民工作室”和“新民讲堂”。2018年12月1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2019年9月25日,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讲述人: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
我现在工作的地方离矿山遗址比较近,没事儿我总喜欢跑过去看看。这里原来是冷水洞矿山,现在变成网红打卡地了。许多游客看到眼前的舞台、帐篷,一脸吃惊。别说他们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也想不到。
站在矿山遗址前,往事就在眼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在矿山干活,也包括我。我在矿上开拖拉机,赚的钱不少,但看着余村一天比一天灰,我这心里总不是滋味。
2003年,安吉提出生态立县,从那年起,村里开始关停矿山。2005年,最后一个矿山冷水洞矿山也停了。这一年3月,我开始担任村支书。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迎接我的却是一场“暴雨”。5月的一天,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我在会上向大家传达县里的精神,大致意思是搞农家乐,发展三产。
还没等我说完,村民一个个拉下脸,在下面小声嘀咕起来。他们有的说,没有钱,拿什么开农家乐?有的说,你们干部还有工资拿,叫我们老百姓喝西北风啊!……
到后来,村民们索性走上台来把我围住,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话都不太好听,有一句我到现在都记得:“开窑开厂是毒死,现在是饿死,都差不多!”
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观”,我既委屈又痛心。
当时真不想干了。但仔细一想,关了水泥厂和矿山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农家乐怎么搞也没明确,他们有情绪很正常。
说服了自己,就继续干,但对于余村的未来,我还是没底。
直到这一年8月15日,总书记来到村里,肯定了我们关停矿山的做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永远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我就带着大家干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污水治理等做法,余村的山更绿、水更清了,“金山银山”也来了,农家乐也红火起来了。
2011年,我主动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我认为,余村要进一步发展,一定要靠年轻人的力量。虽然我退下来了,但是大家还是给了我很多荣誉,我也有了更多机会来讲余村故事。
2018年12月17日,作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受表彰对象,我受邀去国家博物馆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边走边看,我突然看到了熟悉的场景。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版块,展出了余村关停矿山前后的变化。我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拍了下来。我向来不善言辞,但那一刻,还是鼓起勇气向同行介绍起了家乡。
就这样,驻足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围着我,认真地听着、问着。有的还主动和我加了微信,说找机会一定来余村。
这次被“围观”,更多的是骄傲与自豪。我也意识到,余村的故事,大家都爱听。
回来之后,我就着手筹备工作室和讲堂,想着让余村故事传得更远。这两年来,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这“大喇叭”还真派上了大用场。光是今年上半年,我就讲了160多场,最多一天讲了4场。
我已经67岁了,但大伙儿看到我都说我越来越年轻了。我就笑着说,余村故事常讲常新,我也越讲越有劲,我愿意一直讲下去。
(记者 王炜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