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湖州交警近日在视频巡查中发现,一些超载货车存在逃避检查等行为。对此,交警部门对涉案货车出行时间地点开展研判,对高发点位高发时间定向安排联合执法。
据了解,我市建设了71个超限非现检测点,通过前端感知设备自动记录超限超载车辆的车货总重、过车图片及过车视频。然而,这种治超非现场装备极易受到货车驾驶人反管理行为影响——部分货车驾驶人选择在后半夜,通过安装强光灯带甚至遮挡号牌、拆除号牌、变造号牌等方式来躲避非现检测点设备的抓拍,造成治超非现点位数据异常。
为破解公路治超难题,我市通过“科技赋能+机制联动”的方式,采取路面联合执法、科技治超、违法追溯等有效措施,有效遏制货车涉牌违法多发势头。
自5月1日起,交警组织开展全市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及涉牌违法精准查缉专项行动,以科技赋能治超违法研判,形成精准布警、精确制导、精细惩戒的治超联动执法机制。同时打通了交通执法非现点位数据,跨网实时推送至湖州交警“途安在线”平台,基层警力通过实时获取超限超载车辆过磅数据与轨迹信息。同时,情指中心设置专人专岗研判,对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多发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每周开展梳理通报及勤务调整,以研判结果指导大队布警要害时段路段开展联合执法。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依托智慧交管项目,应用大数据研判分析,实现车牌比对更精准,细节对比更全面,研判操作更便捷。同时,高效研判,全量分析货车涉牌违法。对于未能当场查获的货车涉牌违法,通过人工研判出涉牌车辆真实号牌并保全相应视图证据。此外,对涉牌违法货车,全市多部门联动布控查处,实施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