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馆点亮摄影古村“诗与远方”

  记者  张斌  通讯员  沈青青

  本报讯  梳着双环垂髫、在眉间点上菱形花钿的古装美女,身着飘逸白色汉服、颇具魏晋风度名士气质的帅气小哥……日前,清晨的薄雾才刚刚散去,南浔区旧馆街道港廊古村摄影基地就围满了摄影、古装爱好者,边拍照,边沉浸在浓厚的江南水乡风貌中,尽享美好时光。

  往日静谧的港廊古村,也因植入摄影文创产业变得喧闹起来。“我们村摄影基地总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新建户外摄影场景等设施,成为一家集平面拍摄和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更是亲子拍照的首选之地,成为了周边市民休闲好去处。”新兴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建强告诉记者,眼下基地古装摄影热度攀升。一方面是古装摄影由于穿着不同时代的服饰,特别彰显中国民俗文化范儿;另一方面是村里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据悉,港廊古村落由港胡村和新兴港村两村组成,两村一河之隔。近年来,两村充分保护利用古村落历史风貌,对村内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通过“微改造”实现“大变化”,融入当下文化方式和需求改造,凭借各种时尚元素,以及环境、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已然成了旧馆的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

  “要是10年前,也许你还不愿意进来。”旧馆街道港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建强告诉记者,12年前他一上任,就有些头疼:进村道路两侧布满了木线条、木地板企业,大大小小有147家,数量虽多,但是低小散企业,效益不高的同时也影响村内环境,脏乱差的环境让人直摇头。

  随着“千万工程”在全省深入推进,这些年,在这两位村书记的带领下,“散乱污”企业淘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同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低小散”企业成功签约,2610亩土地被集中流转。

  古宅、古桥、古道、古装……如今,一幅“水乡寻梦、最艺港廊”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下一步,港廊古村将重点围绕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等场景,着力构建摄影村。同时,计划与邻村党支部一起,整合古村落资源,合力打造未来乡村“共富工坊”,预计可以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提升“三重”促招商引才
小微园托起致富梦
协商议事“议”出新气象
政务服务中心请你来“找茬”
千金农旅融合助农增收
消防安全 从小学起
和孚人大办实事解民忧
旧馆点亮摄影古村“诗与远方”
“水漾课堂”公益结硕果
和孚绘就生态底色富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