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志斌
本报讯 南太湖新区公安分局康山派出所日前接到预警信息,辖区居民王女士正在遭遇诈骗,反诈预警员当即进行电话劝阻,可王女士却显得不耐烦,称自己没有被骗,并很快挂断电话。
康山派出所反诈专班“双线出击”,一边继续通过电话不停联系王女士,一边组织反诈预警员赶往其家中,进行上门劝阻。门一打开,反诈预警员发现王女士仍然与对方保持通话,且对方还在指引其进行下一步操作,情急之下,反诈预警员来不及过多解释,一把“抢”过了王女士的手机。
“我们这里是派出所的,你是干嘛的?”“我这边免费百万保障中心的”……当反诈预警员质问对方身份时,对方匆忙挂断了电话,王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被骗了。获悉王女士还未进行转账操作后,反诈预警员松了口气。为了消除其心中的顾虑,反诈预警员带着王女士回到派出所进一步了解情况,并进行反诈宣传。
经询问,王女士接到了微信百万保障“客服”的电话,称其开通的百万保障服务免费试用期已到,如不及时关闭,将会产生高额费用,并称可以帮助其关闭。王女士便信以为真,按对方要求一步步进行操作,其间对方还一直阻止王女士接听别的电话,当王女士正准备向指定账户汇款1万余元时,就被反诈预警员及时制止。
在派出所里,民警拿出真实案例,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套路,一步步为其分析诈骗分子的手段和目的;看着案例中熟悉的诈骗套路,王女士表示吸取了这次教训,不会再轻易上当受骗。
据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类诈骗,不法分子首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市民手机号码,冒充网店客服、银行客服,致电消费者,声称其支付宝、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即将到期或已到期,如果继续使用每月需缴纳费用;然后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App,通过语音通话和手机屏幕共享等方式,引导受害人按其指示进行操作;最后,以关闭业务需要验证银行卡账户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户“验资”,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醒,遇到此类型诈骗,千万不能轻易相信,当接到96110预警电话时,请大家积极配合,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