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则名
昨天下午,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参观了位于市档案馆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湖州市践行‘八八战略’20周年暨撤地建市40周年”大型主题展。
翔实的资料、生动的表达、丰富的展陈,这个浓缩湖州撤地建市40年来、尤其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20年来的展览,是湖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组成部分。
这个展览发挥着回顾、总结、展望的关键作用,承担着思想理论宣传教育的特殊使命。这里的每一件展品,不仅是眼前所见,更是湖州发展破题的过程、实践的探索、理论的提炼。走进这个大型主题展,历史变得真实可感、亲切可及。
在这里,记者寻找湖州的多重打开方式。
循着线索——从四十不惑的故事脉络,看到历史轨迹
在一张泛黄的报纸前,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拍照留念。表面泛黄的字迹里写满了故事。这是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83)国函字145号文件,刊登于40 年前的《湖州报》。
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决定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市、湖州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将德清、长兴、安吉划归湖州市管辖。同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王芳来到湖州,宣布了这一决定。
这不仅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更是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方位的变革,激昂的号角自此响起。
湖嘉两地花开两朵,华彩芬芳、各具生姿。湖州人的新梦想开始启航,不断展现改革弄潮、创新领跑、实干争先的实绩与风采。
40年创新实干,湖州不断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撤地建市以来,湖州进入大发展时期,从1983年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大投入驱动快发展,城乡面貌展现新容颜,2022年常住人口数比1983年增加111.9万人,城镇化率达66.4%。
40年春华秋实,湖州持续转化原有劣势、形成发展胜势。一条条稳步上升的曲线,一次次把增进民生福祉推向新的起点,湖州奥体中心、浙北医学中心等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吴双子塔、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营业,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串联故事——从“八八战略”的生动实践,看到发展成就
展览现场,慕名而来的观众从老照片中寻找城市曾经的模样,感受城市的变迁。大家在光与影的流转间驻足回望,在文字与图片的交错里沉静思考,体会太湖南岸这片热土上,那热气腾腾的日新月异和生机勃勃的无限可能。
展览共分为“方向指引”“湖州实践”“政治保障”三个篇章,展出近400张图片、近百件实物。运用多媒体影音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展现历届湖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
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在“八八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湖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系统性蝶变。2002年至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22.5亿元跃升至38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0.2万美元增加到1.68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25缩小至1.61。
实干、奋斗、逐梦、争先……如今的湖州,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唯一国家生态区县全覆盖的地级市、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
带着感情——从实干争先的扎实行动,看到激情奋进
展馆的廊道上,大禹鼎、平安鼎以及天工鼎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格外惹人关注。
鼎,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被视为传国之重器。直至现在,国人对鼎的情怀依然浓郁,重大事件铸鼎的习俗,也作为一项传统保留至今。陈展的这些鼎均是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发给地方城市的最高荣誉。
湖州就是一座夺鼎的城市。
全国首创“河长制”的湖州,“五水共治”工作九夺大禹鼎,连续三年蝉联金鼎;平安湖州“十六连冠”正朝着“二星平安金鼎”迈进;连续三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夺冠的湖州市捧回浙江省神农鼎;还有今年首次颁发的浙江制造天工鼎……
夺鼎的背后,是湖州实干争先的扎实行动。夺鼎之路上,湖州正成为一座奔跑逐梦的使命型城市、实干争先的奋斗型城市、民企发展的友好型城市、青年向往的活力型城市。
去年以来,湖州深入谋划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目的是让341万湖州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胸怀热爱、付诸行动、汇聚合力……1年多来,全市上下开展区县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企业比发展、干部比担当、群众比风尚的“六比竞赛”;创设全媒体监督栏目《看见》;市区县联动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迭代升级“12345政府阳光热线”;谋划实施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和扬长补短双月会……在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加持下,有力量的湖州故事正在激情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