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两山”理念与实践

  傅守祥

  今年8月,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住了新时代战略转型的核心;在哲学层面,它是对西方式现代化方案的全面修葺,是对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深刻认知,更是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和理性的反省。

  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需要依靠构建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三大发展体系来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在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对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新时期的中国来说,绿色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同时,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公正平等、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和生态和谐的发展,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有机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总书记深刻阐述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世界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的共赢全球观。它们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全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

  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着潜在需求,这些需求能够激发供给、形成新的增长点。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只要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只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方能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存,让生态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互相成就,让人民获得更大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定走生态文明之路,源自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题主线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生态文明思想与建设实践的全过程。同时,坚持生态系统性和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科学方法。既要加快从生态倒逼到生态自觉的转型,更要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必须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质是一种实践型的“生态觉悟”,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转型的思想基础;它完整诠释了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带领全国人民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的思想纲领。解决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重大现实难题,需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动力,需要据此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其实,早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就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包括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及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促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底线思维为指导,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保护好生态环境,一个重要前提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对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系统规范,不踩法律红线,不越“雷区”,值得不断思考和力行。同时,必须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的发展,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更要保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能因为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就开始想走回头路如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等,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毫无疑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扎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融入社会实践,为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注入新动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湖州智慧和湖州经验。从十年前的“生态立市”到如今的“生态强市”的战略转变,特别是“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核心定位,是湖州美丽蝶变的缩影;当前,以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湖州持续向外释放“生态磁力”,高品质生活、低成本创业正在为全国推广绿色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优秀样本和特色经验。

  (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区县
   第06版:图说
   第08版:思学
深学细悟 感恩奋进 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两山”理念与实践
发挥民企特色优势 提能升级“地瓜经济”
巨大韧性、强劲动能与中国经济“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