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时代所需、发展所需、百姓所需,回答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这三个问题,是每位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逻辑起点。
我们经常说,“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这也道出了政绩观的价值取向和深刻内涵。身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相伴、希望与困难并存的时代,我们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但如果还存在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等错误思想,信奉“多做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等庸俗哲学,热衷“创新空转”“面子工程”等形式主义,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没有与发展同频共振,政绩也就无从谈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需要我们接好拿稳、奋力冲刺。今天的湖州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前所未有,优势叠加前所未有,凝心聚力前所未有,无论是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还是成为美丽中国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奋力绘就“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幸福图景,一个个时代方位、一幅幅美好蓝图、一条条任务跑道,等待我们去标注、需要我们去描绘、呼唤我们去突破。
软肩膀永远挑不起硬担子。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应该看到,当前科技创新还有更大空间要“创”,重点改革还有不少娄山关要“闯”,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硬骨头要“啃”……凡此种种,都是发展紧要处、急需处,解决好这些问题,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只有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大场景中找到小坐标,瞄准发展“所需”、贡献个人“所能”,少一些“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多一些“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断在绿色发展示范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样板、“双循环”长三角区域重要战略支点、新时代文化高地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湖州辨识度、示范性、引领力的标志性成果,才能真正把政绩留在地方发展上、群众口碑中。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