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汉霖
本报讯 发展工业经济离不开要素资源的支持,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挖掘最大的发展动能,是一道永不过时的命题。
今年以来,长合区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以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推动工业经济质效双进,最大程度把“土地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为长合区高质量赶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创新运用“五色法”科学分类,长合区对园区内231 家涉及用地的存量企业全部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制定有机更新策略及任务计划,排定培大育强类 32 家、规范提升类134 家、兼并整合类23家、关停淘汰类 42 家,涉及占地总面积达1万余亩。
按照产业导向、亩均效益、综合实力、集约发展四大重点,长合区建立健全有机更新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动态优化更新方案,在做足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类施策,推进全域有机更新,尤其是对拟关停淘汰的低效企业,全面落实“一企一专班”,精准发力抓腾退,统筹结合“一厂多租”、化工园区专项整治等工作,打好“组合拳”,借势借力抓推进。截至目前,长合区已累计出清低效企业17 家,腾出用地1100亩。
为重塑发展新空间,长合区加大“腾”和“拓”的力度,坚持将有机更新与平台拓展有机结合,互促互进。目前已在泗安南华山南平台完成了11家、总面积 500 余亩的低效企业连片收储,结合周边农户征拆和低丘缓坡闲置用地开发利用,新拓展连片开发空间2500余亩。同时,加快补齐短板,完善配套,推动园区能级提升,利用腾退空间优先规划布局人才公寓、职工宿舍等相对紧缺的园区配套,优化提升节点形象和交通路网。
在项目招引上,长合区加快推进“腾笼换鸟”,优先以有机更新腾出用地和闲置厂房保障项目落地。累计引进利羿精密、鸣海能源、铭天电子等高端制造产业项目 11 个,其中10 亿元以上项目3个,盘活用地 1000 余亩,以高效率的“退”换取高质量的“进”。
同时,长合区持续优化要素配置,紧盯项目落地所需的排污、能耗等重点要素资源,做好收用工作。截至目前,长合区通过有机更新,累计腾出用能空间约 5 万吨标煤、收回5 万吨铸造和250千克重金属排放等要素指标,并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有力保障招商项目落地的要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