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斌 通讯员 吴占美
本报讯 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红白相间的绿道特别显眼,村民或悠闲骑行,或漫步其中……近日,南浔区和孚镇重兆村新建成的生态绿道颇受村民欢迎。老人最喜欢的是绿道边凉亭,里面安置了石桌石凳,大家在凉亭里下棋、拉家常,十分惬意。
“别看这条绿道现在如此受欢迎,当初为了建它,其实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孚镇人大代表张新华介绍,由于该绿道涉及到的点位比较多,因此,出现了部分地段塌方、已填筑的河段未能及时平整、土方堆积过高等问题。
为保障绿道建设,和孚镇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成立调研工作小组,通过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绿道建设现状调研,找准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对策和建议。这是和孚镇人大通过联络站畅通“民意路”的一个生动案例。
近年来,和孚镇人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线上平台+线下联络站双联动,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截至目前,仅线上数字人大平台已收集730条建议,并在第一时间受理、交办、实施、回复。其中,该镇新荻村村民反映“家门口道路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的问题,仅1月余就得到了解决,赢得了村民好评。
和孚镇水系纵横,水系连通工程一直是周边老百姓关心的民生事。近日,和孚镇人大代表杨明等人在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时,了解到荻港村部分水系工程存在回土不到位问题。他立即向该镇水利设施专管员反馈并实地查看,督促施工单位高质量完成工程收尾工作。
“我们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各领域的优势和作用,以行政村为单位,村里大到和谐稳定、基层治理,小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都有人大代表的身影。”和孚镇人大主席杨建中介绍,现在,人大代表劲头更大、信心更足,谋划着向更大更远的方向前进。
该镇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同心·三服务”,不断深入民生等重点领域,开展短板寻访,倾听民众心声,持续发挥人大优势,尽心尽力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让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回荡在这幅恬静的田园古村落画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