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市检察院日前联合市水利局、市河长办出台《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提升行动方案》,逐案开展“回头看”活动,助推建立太湖溇港长效保护机制,探索生态检察最优解。
“我们主动延伸检察职能,通过‘办案+’新模式,深挖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生态治理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并针对性提出检察意见,通过‘回头看’活动也能及时查看整改情况,堵塞制度漏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5月以来,我市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开始实行生态检察集中办理,创新“办案+”新模式,即“办案+调研”“办案+治理”“办案+转化”融合模式,将生态检察融合履职的机制优势切实转化为生态治理的效能提升。
据介绍,“办案+调研”融合是指结合检察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检察建议+调研报告” 等多种形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做好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办案+治理”融合是指主动延伸检察职能,深挖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生态治理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堵塞制度漏洞。“办案+转化”融合则是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发掘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线索,推动生态治理,实现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
“‘办案+’模式有力推动了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8份,办理双转化案件47件,与相关单位联合制定生态保护机制27项。
“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办案+’模式,健全联动机制,强化办案协作,发挥合力优势,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防治和打击力度,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