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吉创新轻微“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模式

  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县里推出的治理醉驾新机制,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日前,因为醉驾,李某的驾驶证被吊销,在参与9小时文明交通劝导公益服务后,他触动很大,如今经常提醒家人“酒后不开车”。

  李某所说的治理醉驾新机制,是安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县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轻微“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考察机制。

  为聚焦柔性执法,践行宽严相济的司法理念,将轻微“醉驾”案件中认罪认罚和拟相对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纳入考察机制适用范围,针对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安心量”醉驾案件智能处遇系统,根据犯罪嫌疑人血液中乙醇浓度、主观故意、从重从轻情节等,梯度折算出每名犯罪嫌疑人的志愿服务的时长。

  针对同意参加交通协管等志愿服务的犯罪嫌疑人,统筹安排开展城市主干道、学校、医院等20个重点路口的文明引导、违法劝阻工作。若嫌疑人在外地或其他原因不能参与的,可选择采取无偿献血、交通知识答题等方式参与不起诉前志愿服务。

  同时,依托浙里办App中“乡村微检察管理平台”,通过实时定位、拍照上传等记录嫌疑人的志愿服务情况,实现对公益服务完成情况的在线实时监督。依据被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情况出具考察情况评价表,作为最终是否起诉的重要参考。

  “这一机制的实施,既实现了惩罚的目的,增强了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又给了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降低了再犯风险!”县公安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邹定说,从对92名轻微醉驾嫌疑人的考核情况来看,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交通秩序维护和警示教育培训中,增强了对法律的敬畏和自我反省,迄今没有一例二次酒驾醉驾行为的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紧贴基层需求 做精“从优待警”
吴兴开展户外广告整治
“办案+”探索生态检察最优解
暖心志愿红护航乡村游
森林巡护
男子被骗 民警及时止损
安吉创新轻微“醉驾”案件社会公益服务模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