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翰逸墨香弁山脚

——“湖州市先进基层文艺团队”石城书画社发展纪略
石城书画社社员“文化走亲”妙西《茶经》故地

  郭中柱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弁山西脚下的一支基层文化团队长兴石城书画社,也迎来了创作的丰收——10月16日,该社以“礼赞富美长兴,展示乡村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览,在县文化馆成功开幕。多名县市老干部、长兴书画界专业人士和书画爱好者,包括94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吴山先生,纷纷前来观赏。

  多年来,石城书画社社员倾心尽力,以书言志,以画寄情,以接地气的草根书画作品,讴歌祖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近百幅书画作品,风格各异,雅俗共赏,尽显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情怀。是他们“又一次”向社会“汇报”。

  一

  1991年初,章华在长湖中学任教美术。一天,李家巷镇文化站站长高柏耀带着书画收藏爱好的周熙华到学校找他。原来,李家巷地区有数十名基层书画爱好者,由于没有组织起来,各自为战,大家渴盼能有一个“家”。那天,高、周两人找章华,商议成立李家巷书画协会事宜。三人一拍即合,都认为成立基层书画协会是件好事。因当年李家巷多石矿,盛产石头,又名石城,于是,石城书画协会诞生了,高柏耀任会长,成为“上世纪90年代长兴地区上最早成立的基层书画协会”。

  “石城书画社的诞生,亦与长兴县、李家巷地区的文化底蕴有关”,章华说,长兴县是著名书画家张度、潘韵、叶小舫的故里。李家巷“这里古村落较多,文化名人也辈出。李家巷就是宋代史学大家李心传后裔的聚居地,当地村民至今大多姓李。千年古村石泉,明代曾出现著述家吴珫和书法家吴琼。李家巷地区的基层书画爱好者,无不受到地区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影响。章老师忆及,当年参加石城书协会共有45人,人员中大多是基层的农民、木匠、工人、养殖户和从事船运者,还有少数乡镇教师、医生和基层干部等。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都爱好书画,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墨。

  书画协会虽成立了,但缺活动场地、活动资金,于是便借用场所,四处募捐。由于协会成员来自基层,业务水平较低,亟需培训提高书画技能。协会成立后,请来了长兴本地书画人士吕钟扬、严济勲、冯人望、周雪荣,还有湖城的吴迪庵、刘祖鹏、吴宛如等作书画讲座。还出版了首届协会刊物《石城之花》,刊名请著名书法家郭仲选题写。

  其时,首届会员书画展览,借用李家巷邮电所门市部的场所举办,共展出会员98幅作品。

  如今在石城书画社活动室的墙壁上,还悬挂着一组珍贵的照片——30年前协会成立后多次请来协会作辅导的省内外著名书画家的留影,包括朱恒、刘雪樵、王鸿兰等。专家来社里为社员作辅导,“不计报酬,只给提供餐宿”。李家巷这么个小地方,能请来诸多名家来辅导,已故老会长高柏耀为此做了不少工作,“功不可没!”

  2009年,第二届协会换届。举办第二届协会书画展,借用李家巷小学的场所,“当时条件差,展览的作品未经装裱。”新当选会长的章华说,“但两届协会克服困难,为提高会员专业素质以及以书画为基层服务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工作。”

  二

  2014年三四月间 ,长兴石城书画协会换届选举,协会更名为石城书画社,推选丁汉康为社长。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书画社全体社员共同努力,使书画社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提升社员艺术素养,书画社常请县内外专业人士前来现场指导,并带领社员多次到县内外文化走亲,与当地书协、美协联袂,切磋书画技艺;书画社还特地组织社员去拜谒位于德清洛舍镇东衡村的赵孟頫墓,参观赵孟頫艺术展览馆和中国第一农民藏书楼,拜访藏书楼楼主——学者陈景超先生;带领社员参观安吉吴昌硕故居和吴昌硕纪念馆。

  在书画社的“记事本”上,你能看到一份“既是‘流水账’更是‘成绩单’”:每年开展公益活动达二三十次之多,写春联、送福字,或送书画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文化礼堂;社组织出版了《石城书画集》,使反映乡村风情的草根书画文化得以传播;成功举办了几次大型书画展览——2016 年受县文化馆委托,社员在县内各地采风,收集长兴风情素材,创作了58 幅长兴风情书画作品,代表长兴先后在德清 、南浔、湖城、海宁、长兴等地巡回展出半年,为本县赢得荣誉;2017年书画社在湖州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了“乘十九大东风,弘扬传统文化——长兴石城草根书画展览”;2019 年在长兴县文化馆组织举办规模较大的“庆国庆、颂盛世书画展览”;2021 年 ,书画社先后在湖州市图书馆、长兴县文化馆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书画展览”。

  “‘二十大’以后,石城书画社为配合村、镇的中心工作,多次在文化古村石泉开展书法公益活动,受到来石泉村调研、考察的国家文明办领导、国家首届艺术乡建共同富裕论坛的专家学者、省市县文联领导、文艺团队的专业人士的观赏和好评。

  “石城书画社取得的业绩,还曾吸引了我国台湾南投教师团队的慕名前来访。当参观完活动室悬挂的社员作品后,不无感慨地说:‘想不到大陆的基层文化搞得这么好!’”

  现在,如果你走进104国道李家巷镇西边的中星大楼,楼上的石城书画社活动场所,开辟有“荣誉室”,你会看到四面墙上,贴满了社员参加县、市、省、国家级书画的展出或竞赛获奖证书、各级会员证书。据介绍,目前书画社已有全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1 人,省书协会员1人,市书协、美协会员数人,县书协、美协会员数人。2016年和2019年该社先后获湖州市宣传部颁发“湖州市先进基层文艺团队”荣誉称号。

  三

  每次,有书画爱好者来书画社参观欣赏一幅幅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书画作品时,都会想不到那些作品竟然出自于一双双长满老茧之手。

  已故资深社员吕钟尧先生,被誉为石城书画社老社员中的“第一支笔”,其行书妍媚而不乏筋骨。吕先生年轻时做过木匠,其兄为书法家吕钟扬。受家学熏陶,吕先生用拿斧头锯子的手拿起了毛笔,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其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他虽已去世,但在长兴的机关,学校、庙宇及家庭,现在仍能看到悬挂和收藏的吕先生的书法作品。吕先生生前曾获得全国老年书法竞赛金奖。在石城书面社的策划和支持下,吕先生生前曾在县文化馆举办过个人书法展,并出版个人书法专集。

  另一位资深社员,年逾八旬的周炳荣先生,1960年代高中毕业后回乡当农民。他居住在八都岕银杏之乡,环境清幽,古风纯朴,不时触发其创作灵感,故而创作出许多富有家乡生活气息的作品。如其所绘骏马,形神毕肖,当有人问其绘马技巧时,他回答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为了画马,曾养过马,每天观察马的神态、动作及其习性,然后形诸笔下……”,来访者听后无不感动。周先生亦在县文化馆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并出版个人书画专集。

  石画社副会长周锡和先生,年近八旬,肄业于南京艺校附中。曾因家庭变故而辍学,当过教师、企业秘书和农民,但他不因挫折而辍笔。他创作的作品获奖繁多,晚年曾因中风而一度不能执笔,但凭对书画的酷爱和坚强的毅力,在住院康复期间,悉心临慕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图中纤毫毕现,获得了书画同仁及书画爱好者的一致赞誉!

  “周先生出生于宜兴,但长期工作、生活和从艺在长兴李家巷,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副社长高梅祥说,现在他所居住的计家浜村开办有他个人书画艺术馆。不但营造了乡村文化氛围,还成为本地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另一位社员周尧星先生,年逾古稀,退休后潜心于丹青,遍临近代名家画作,其作品不乏清气,受人称赞。

  令人欣喜的是,石城书画社年轻社员正在成长。年轻的滕国琴女士自幼喜爱书画。2020年加入石城书画社,在当地多次获奖。2021年参加嘉兴站全国书画大赛获二等奖。她利用从弁山山泉沟渠中捡来的天然石材——鹅卵石,在其上绘就了廉政教育的多幅绘画作品,被省纪委录用为廉政教材。青年农民画家卢成锋,擅画乡村文化墙,为美化乡村奉献画艺,其所绘文化墙遍及著名旅游区龙之梦及城东、吕山乡村,令人赏心悦目。

  2022年11月24日下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西湖书画院乡村美育推广提升——走进长兴活动,在李家巷镇石泉村百桌厅举行。当日下午,该社社员听取浙江大学教授、西湖书画院院长杜高杰先生在百桌厅书画专题讲座。讲座前,石城书画社社长丁汉康向杜教授简单介绍石城书画社。当听到该社成立至今已31年时,杜教授连声说“一个基层文化团队能坚持30多年并卓有成就,不简单、不简单!”

  教授的话,恰是对石城书画社的十分中肯的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冯汉江国画作品的审美意象
~~~——“湖州市先进基层文艺团队”石城书画社发展纪略
~~~——评蔡圣昌的长篇小说《湖丝栈》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副刊
心师造化 笔生意境
翰逸墨香弁山脚
具地理历史标识的湖州丝商传奇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