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5000公里架起青少年“丝路”

  讲述人:市龙泉小学教师沈黎红

  当老师30年了,今年看到市教育局发出援疆通知,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想为5000公里外的新疆教育事业奉献绵薄之力。

  2月入疆后,我挂职于柯坪县教科局、柯坪团县委,负责“石榴籽工程”、“青少年融情工程”、心理健康工作、少先队员工作,并协助柯坪县教研室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走访了2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我得知青春健康教育在当地是盲点,便想发挥自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优势,把湖州经验带到当地。 

  可是,没师资、没教材,一切从零开始,我只能一步一步来。一方面组建柯坪县心理教育骨干团队,另一方面联系湖州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尝试开展线上联合培训、教研活动。

  看到大家不敢尝试实操课时,我从年纪最小的教师努尔曼罕·麦提图尔迪抓起,手把手指导新老师上课。半年下来,努尔曼罕得到了同事们肯定。每周,我还会到一所学校听课、指导。看到这些教师越来越自信、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主动抱抱我的时候,我想,“湖柯心理丝路”总算是发芽成长了。 

  这些年来,湖州援疆指挥部一直在推进落实“青少年交流计划”,通过开展书信往来、云端互动、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互相理解尊重,培育维护民族团结的种子。

  7月,我们组织第四届湖柯青少年融情夏令营,25名湖州小朋友感受新疆风光与文化,83名柯坪小朋友到湖州体验风土人情。 

  柯坪县女孩麦尔孜艳·艾买尔见到了德清女孩沈欣玥。3年前,两人结对成为朋友,“同上一堂课”“同读一本书”“书信手拉手”,这次一见面,两名女孩互送礼物,还说了一堆悄悄话。

  柯坪很多学生至今还未走出过县城。柯坪湖州小学六年级学生阿依夏·依沙从湖州回来后,主动担任柯坪“石榴籽工程”的小小讲解员,还说以后要考到浙江去。 

  看到这类融情活动开展后,两地学生的眼界打开,我觉得做这些事情是值得的。目前湖州援疆指挥部已促成湖州市61所中小学校与柯坪县16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共建。 

  (记者  姚玲利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干争先·奋斗有我
   第05版:四季看变化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跨越5000公里架起青少年“丝路”
把荒地变成全省重点示范基地
让每一粒粮食实现价值
成了统计“卷兴菜”
为乡村大地涂抹“年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