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合速度:一年把蓝图变实景

“长三角之心”动力澎湃显峥嵘

扫一扫 看更多
利羿精密项目建设前后
鑫盛永磁新厂区
长合区鸟瞰图
九龙机械项目建设前后
兴发新材项目建设前后
(本版图片由长合区提供)

  记者  施 妍 

  年终岁尾,寒气逼人,位于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南华山平台的兴发铝业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

  “厂房已经基本建成,设备正在试运行,很快就可以试生产了。你能想象吗,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个小山包,连条路都没有。”回首这一年的变化,来自广东的项目负责人郑建东满是自豪,“这就是长合速度,在这里发展,我很有信心!”

  作为成立不到两年的新区,长合区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

  今年,随着一个又一个十亿元级、五十亿元级的产业项目争相落地,昔日被戏称为安吉“北大荒”和长兴县“西伯利亚”的长合区,俨然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创业热土。

  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长合区这一年的“成长”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和跨省域产业合作新典范的总目标,长合区预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51亿元、同比增长19.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以上;完成固投33.7亿元、制造业投资26.3亿元,同比增长均超30%以上。处处蝶变、时时蝶变、人人蝶变的精彩变革,让“长三角之心”迸发澎湃新动能。

  快,源自规划蓝图的一绘到底。纵向看层级,在政策保障层面,随着浙江省支持长合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正式出台,在多领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提升核心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引领性产业创新平台等12个方面,保障了更多资源向长合区倾斜;横向看领域,在产业合作方面,深化了区域合作,不仅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临港新片区等高能级园区探索对接共建“飞地”产业合作园等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还与安徽广德持续深化共编区域规划、共推产业升级等一体化合作机制,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样板。

  快,还缘于创新突破的驱动引领。一年来,长合区引导企业构建研发中心、研究院工作体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做大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动能,全年预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新增国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1家、77家。为了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组团式出台了长合区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全年预计兑现政策支持超千万元。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长合区研究院、湖北大学长合区创新中心两个高校科创平台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用,并开展了科创中心孵化+基地产业化的“1+1”创新创业新模式,让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快,更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项目工作,被视为长合区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聚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行全领域分赛道招商、“一把手”领衔式招商等招商新打法,成功招引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的龙头旗舰型、建链延链补链型、突破引领型项目,实现百亿项目“零”的突破。重点项目专班跟进、“拿地即开工”等推进机制力度,让项目推进呈现火热场景,全年预计开工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固定投资增长预计超36%,经济脉搏的强劲跃动,发展后劲的持续累积,为长合区厚植蝶变新动能。

  “我常常往返于长合和杭州之间,这一年来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创业创新氛围愈来愈浓厚,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碰撞火花的感觉十分美妙。”在长合区创业的垣宿空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洪德说,长合区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对这座“未来之城”的速度、密度与热度,他充满信心。

  “长合区是一个成立不足两年的新区,但每个长合人都在努力奔跑,希望把这片土地打造成可以让创业者放下行囊、成就梦想的地方。”长合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晓光说,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长合区将立足全市发展主阵地、经济主战场、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奋力前行,尽快把长合新城从“总蓝图”“规划图”“施工图”,变成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实景图”,成为长三角的投资热土、产业高地。

  亲历者说

  一座新城平地起

  讲述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发展局局长 徐建华

  长合区于2022年初正式揭牌,核心区规划面积86.9平方公里,包括长兴县泗安镇和安吉县天子湖镇部分区域。

  天子湖镇位于安吉县最北端,过去因为位置偏远、产业薄弱,曾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安吉的“北大荒”,与之相邻的泗安镇,也曾有过长兴县“西伯利亚”之称。

  如何把“北大荒”和“西伯利亚”打造成长三角的绿色智造新高地,是长合区的梦想,也是摆在我们建设者面前的大事。

  可喜的是,这一年的发展,长合区各项投资保持了令人惊喜的速度,优质项目纷纷落地,“长三角之心”初显峥嵘。以南华山平台为例,这一年来,新平整出来的近万亩土地拉开了发展的框架,也让一个个项目在这里拔地而起,其中南华山东平台已率先启动了利羿精密、兴发铝业等4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西平台正在框架拓展,为未来大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要谱写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我觉得既要在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也要在看不见的营商环境上做文章。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今年通过推出“大推办”一站式服务机制,实现了从“管家式”服务向“保姆式”服务的转变,特别是在工业项目签约落地审批等方面,我们都主动做到了上前一步,通过缩减办事周期、提升落地运营效率等举措,为企业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让来长合区发展的企业实现从担心向安心转变,让长合这匹长三角的“黑马”能加速奔跑。(施妍  整理)

  八面来风

  “强磁力”打造新热土

  兴发新材(浙江)有限公司副总指挥郑建东

  我来自广东,这两天我在湖州经历了人生中最冷的一个冬天,但是我的心里一直是热乎的,这是长合区这片创业热土给予我的信心。

  我们“兴发”是长合区刚成立时引进的一家企业。坦白说,长合是个新区,初来长合区投资也曾有过忐忑和紧张,但这一年的发展,我们笃定,这里的未来不可限量。

  经过这一年的建设,眼下我们投资近30亿元打造的数字化工厂项目即将建成,届时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5万吨铝型材,并将成为长三角铝型材产业标杆项目之一,很期望未来能和长合区一起拔节成长,共创美好的未来。

  浙江利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熊维斌

  自从落户长合区,一直为“长合速度”所折服。一般的项目,从签约到进场至少需要两个月,可在长合区,我们只用了短短10天。

  刚刚搬到长合区,提供的“腾笼换鸟”厂房我们发现有屋顶漏水、地面悬空等问题。没想到,在我们提出问题的第二天,长合区管委会的领导就赶到了现场,相关部门经过认真研判,当即决定对屋顶和地面进行重新改造,不仅帮助解决了难题,更让我们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有这样坚实后盾在,相信企业可以应对风险挑战,进一步做大做强。

  浙江丰彩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潘贤

  长合区有个项目推进例会,我们习惯叫它“即等即办”会议。每次开会,包括建发、投促、自规等在内的各个单位相关负责人都会聚在一起,只要企业提出困难,基本上都能在会场上得到答案。我有幸参加过一次,我觉得这种“零距离”的沟通,让企业很安心。

  长合区作为新区,其功能配套、基础建设等问题,难免会让企业有所疑虑。但是来这里创业的这一年,长合区的服务真让我们折服,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总有人会和你一起并肩向前,把困难和问题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施妍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长合速度:一年把蓝图变实景~~~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年终盘点
   第08版:实干争先·奋斗有我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版
   第12版:副刊
“长三角之心”动力澎湃显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