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靶向选题 精准发力 督到关键

武康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通讯员  马盛女  记者  姚思思

  本报讯  “以前电瓶车没地方充电,现在安装了充电车棚,既美观还安全。”德清县武康街道居民郑大姐日前轻松为电动自行车充上电,开心地分享好消息。

  武康街道老旧小区众多,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长,小区内时不时飞下一根临时电线进行钓鱼式充电。一根根悬在空中的电线交织,宛如一张空中蜘蛛网。高空飞线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小区面貌,更存在安全隐患。修建电动车充电车棚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助推“安心充电”工程,2023年以来,武康街道人大多次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进行实地督查、听取汇报。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小区与业主交流,倾听居民声音,实地考察,共同商议,准确收集到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痛点,包括充电桩数量有限、充电桩老旧、充电桩收费较贵、物业管理不到位等。

  走访中,人大代表发现,众多居民对“安心充电”工程既期待又担忧。“电动车充电车棚不能挡住我家的采光。”“充电车棚收费会不会比家用电费贵。”“我们小区电瓶车多,集中充电口数量是不是足够?”居民提出了一个个问题。

  听到大家的心声,人大代表纷纷表示,要从源头上消除蜘蛛网充电带来的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充电桩增量,缓解供需矛盾。经过深入研究和协商,人大代表最终为充电桩的位置规划、外形及充电插口数量等细节敲定意见建议。

  小电桩,大民生。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助推下,“安心充电”工作稳步推进,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为居民解难题、谋福利。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7个集中式充电棚,74套分散式蘑菇桩,充电口1114个,全部采用民用电价标准收费,做到让利于民。

  武康街道人大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先锋作用,深化“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机制,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一老一小”场景设置等群众的“暖心大事”“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靶向选题、精准发力,确保督到关键处,助力解决一批民生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四季看变化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经开区重大项目吹响集结号
新民桥闸站工程提前结顶
武康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稻香共富普惠低收入农户
文艺下乡
环境整治擦亮“幸福底色”
“蹲苗行动”护航年轻干部成长
多措并举呵护水清岸绿
服务更走心 群众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