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土”成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讲述人: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卫民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是追求,更是决心。

  参加工作30年来,我参与了安吉土地整治1.0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4.0转变,让乡村土地变成“聚宝盆”。

  2010年,安吉启动土地综合整治,天子湖镇高禹村是首批土地综合整治村庄之一。当时,村干部和村民对这项工作不了解,顾虑不少。作为参与者和设计者,我一边走工地、下田头、访农户,了解村民想法;一边学习政策、起草举措、规划项目,用一本本“经济账”打消大家的疑虑。

  10多年过去了,高禹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土地整治流转了4000余亩农田,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经营。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开花结果,让农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拿村集体经济收入来说,从2010年的13.5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675.6万元。

  这些年,我几乎走遍了安吉县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块农田。每每看到粮田抛荒,总要思索如何把它变成良田。2018年,我们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力争把“撂荒田”变“千亩方”。

  以前的孝丰镇竹根前村土地空间布局紊乱、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实地走访、把脉问诊,定下了村庄新蓝图。通过一期、二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使得核心区块3000亩土地连成一片,改善了村居环境。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0余个,项目区内耕地新增4.3%,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减少约40%。

  由散到聚,土地综合整治整出了生态好风景。如何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我们为每个村、每块土地量身定制发展规划,让“寸土”再“生金”:

  孝丰镇白杨村以“两入股三收益”方式盘活闲置、低效农村宅基地,逐步打开共富新空间;

  梅溪镇红庙村将废弃矿山使用权流转到村集体,打造“深蓝计划”,把“废矿坑”变成“打卡地”;

  执地为笔,点“土”成金,我的工作就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让乡村生态经济效益不断释放。

  (记者  李华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讲述人: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许婷婷
~~~讲述人:织里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案件侦查中队中队长潘虹
~~~讲述人:长兴龙之梦乐园动物世界大象饲养员岩尖勒
~~~讲述人:湖州海关科技科副科长张月涵
~~~讲述人: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卫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实干争先·奋斗有我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时评
用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有一种责任叫“护你平安”
做一名合格的“象爸爸”
当好国门生物安全的卫士
点“土”成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