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身边的榜样

勇攀科创高峰的“追光者”

  采访对象:浙大湖州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徐正国

  记者  王一堡

  赴内蒙古、贵州对接电解铝自动化相关项目,争取更多合作;去桐乡考察科创项目,助力“南庆产业飞地”高质量发展;前往北京、上海洽谈基金事宜,为研究院谋划未来发展……

  这是徐正国最近的工作行程。“去年9月开始,我几乎每周都在外面跑!”他笑着说,虽然有点忙碌,但是内心很充实。

  徐正国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学历。自2009年毕业后,他在浙江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10月,他主动请缨参与浙大湖州研究院筹建工作,牵头成立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其实,徐正国与湖州的缘分早在20年前就结下。“在2004年的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时,我来到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调研。”经历6周的一线调研后,他发现一些核心控制系统是从国外引进,不仅价格昂贵,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可以。”他深知,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要靠自主研发攻下来。就这样,他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攻克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相关的多项“卡脖子”难题,还拿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浙大湖州研究院是校地合作共建的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尖端领域开展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徐正国带领支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通过“政府点题、企业出题、研究院解题”,已经与40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孵化33家科技型企业。

  去年11月,8000多个光纤测温点在浙能长兴电厂正式“上岗”,实现了24小时在线的动力电缆火灾预警,大大降低安全隐患,预计可为企业每年减少维护成本近千万元。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徐正国深谙此理,千方百计招引人才,目前研究院已成功引入院士2名,聚引领军人才13名、常驻研究人员440多人。作为支部书记,他坚持用好党建优势培养人才,谋划实施“党建带头人、项目带头人”双培育工程,把20多个党小组建在攻坚项目上,推动党员骨干带头“揭榜挂帅”冲锋在前。在国际上率先突破“微型空中机器人”智控技术瓶颈、研发国内首款伴随式月球车……一项项技术难题在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团队中得以攻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奋楫扬帆风正劲
我市2023年度机关党建 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举行
杭宁高速湖州市区联络线 项目观音山隧道进洞施工
低温冰冻持续,多部门筑起温暖防线
大山里咖啡香
千锤百炼壮筋骨
我市131名个人29个集体 获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
勇攀科创高峰的“追光者”
建言献策诉民意 履职尽责促发展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