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清县部分乡镇、街道——

体育设施缘何屡屡失管?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各地公共体育设施越来越多。记者近日在德清县走访时发现,当地有不少公共体育场所或是“铁将军把门”不对外开放,或是设备损坏残缺无人维护。

  4月5日,记者来到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发现该村一处门球场的大门被上了锁,场内南侧的地面上还堆放着不少涵管(见图)。在洛舍镇政府附近的一处门球场,同样也是大门上锁。

  记者调查发现,德清当地的一些体育器材还存在被占用或者损坏残缺无人维修等情况。

  在钟管镇葛山村的一处篮球场,现场堆放了不少建材,篮球架被移到了边上,框架也已经断裂。

  在下渚湖街道塘家琪村,也存在类似情况。该村篮球场上的篮球架架体出现多处锈蚀,底部本应封闭的铁质移动底箱缺失了一大块铁板,存在安全隐患。在该街道四都村,一处健身广场上不仅停放着汽车,还堆放着砂石等建筑材料,现场的一些健身器材上,还晒着不少被子。此外,在该街道二都村和双桥村,多个健身器材已“伤痕累累”。

  对此,德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事业科副科长董栋告诉记者:“我们县级体育部门主要负责县本级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乡镇、街道的公共体育设施则由乡镇、街道自行负责。我们每年也会补贴一定的经费,用于鼓励乡镇、街道更换破旧、损坏的公共体育设施。自2022年到2023年,我们已下发补贴59万元。但全县总共有4000多个点位,点多面广,补贴资金还是不太够。”

  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主要还是由各行政村自行承担维修、更换费用,这也使得德清县辖区一些公共体育设施破旧、损坏后未能及时维修、更换。

  《看见》有感

  三分建、七分管。公共体育设施,要建好、用好、更要维护好,如此,才能随时为百姓所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在长田漾“寻”宋韵
打破发展天花板 提升群体归属感
让“玉玲铛”变成“金铃铛”
中国残疾人旱地冰壶 推广活动在湖举行
“新农人”显身手
检察干警为食安把关
体育设施缘何屡屡失管?
市政协开展第14次 双月座谈协商专题调研
好天气今起回归
比学赶超 奋力奔跑 以长合渐变助推全市蝶变
长护险为失能人员撑起“保障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