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清县雷甸镇工业区新利区块——

河道竟成“蓄污池”

  记者  党勤

  本报讯  6月7日,《看见》栏目组记者在德清县雷甸镇工业区新利区块内发现一条河道,该河道水体颜色发黑,水面上不仅有漂浮物,还有一些油污。西侧的小白云桥下,一个性质不明的排放口正缓缓排出微黄色的浑浊液体。近日,记者再次赶到此处,发现情况并未好转。河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水闸,将黑色水体与闸站外的水体分隔开。小白云桥下那处浑浊水体愈加发黄,对岸另有一处排放口也在排水。对于这条河,周边一些市民告诉记者,水体又脏又黑的情况很久了,天热时还有臭味。

  经水质取样检测,河道黑色水体、小白云桥下黄色水体以及排放口排出的水体氨氮数值分别为:20.2mg/L、19.9mg/L、16.2mg/L,分别是地表Ⅴ类水标准限值的10.1倍、9.95倍、8.1倍。在河道旁,记者找到了一块“浙江省镇级河长公示牌”,上面显示这条河道是“小白云河雷甸镇段”。牌子上还有“亲水码”和“乐水护水平台二维码”,但扫描后却无法获取任何信息。记者从德清县河长办查询到,2月至今,这条河道每月都有2次巡河记录,都显示没有问题。

  昨天,由于镇级河长有工作需外出,记者未能采访到,但联系到了属地雷甸镇负责治水工作的相关人员。该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季忠华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他们排查了附近企业的排放口,发现企业存在地面冲洗水入河道和雨污混排的情况。整改之后发现水质情况还是不稳定,目前怀疑是附近的市政管网存在问题。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今年5月底发现河道突然间发黑,随后购买了化学药剂氧化钙做水质沉降。

  工作人员坦言,一方面受水位高低的影响,化学药剂的效果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具体排污点位、污染原因也还没有找到,所以对于河道整治而言,“治标”与“治本”开展起来都有些难。该县美丽德清专班督查二组(治水)组长徐水才说:“我来看过2次,去年11月和今年1月,有小问题,但面上还可以,部分排口疑似混排,我们排查了原因,今年三四月份情况好了,4月之后这条河问题不严重,没有这么显黑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筑牢“安全堤” 撑好“守护伞”
“娘家”帮解“成长烦恼”
中国职工技协首个 无人机基地落户长兴
河道竟成“蓄污池”
纺织产品畅销海外
加强党纪教育 为以高质量人大 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证
环太湖水上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举行
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
7万公里暖心护送
关于湖州市城南闸站便桥加固工程的施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