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打上伞、套上雨鞋,穿好救生衣,昨天下午,东苕溪西险大塘先行段上,高翔正小心翼翼地在大堤上来回巡查。持续降雨已使东苕溪德清大闸上水位超保证线,“水位涨上来,现在河面宽度已经有100多米了。”他说,一旦发现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
高翔是东苕溪(德清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施工1标的管理人员,其工程建设内容就包含西险大塘先行段堤防的提标加固。此次梅雨集中期,西险大塘先行段开启“百米一人”巡塘工作后,他成了一名巡查员。“西险大塘是杭嘉湖平原的防洪屏障,其安危直接关系到沿线地区的汛期安全。”他说,先行段1.5公里左右的大堤,每次有十五六个人值守,已经持续1个星期了。
一步一探,短短百米的巡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轻松。“要不间断来回巡查,水位有没有变化,堤身有没有沉降,是否有滑坡、变形,临水面护坡上有没有裂痕等,哪怕是一个小细节也不能放过。”高翔说,这样的工作,每个班次持续12小时,轮班上岗,24小时不间断。
“白天还好点,晚上用手电筒照,视线范围有限,我们就拿根棍子去探。”他说,前两天后半夜,雨下得很大,打在身上,眼睛都睁不开。“没办法,咬牙也要坚持。因为越是这种时候,巡查越要细致。”
在高翔的手机里看到,这几天他的运动步数都要达到2.5万步以上。每次巡查,他都是一身干衣出去,一身湿衣回来。“守好防汛‘生命线’,再辛苦也值得!”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