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汉霖
本报讯 在位于长兴县和平镇吴村村的一方虾塘里,村民何桂方每天5时不到,就要开始在塘里忙碌起来。收笼、入筐、分拣、称重、装车……一筐筐河虾在老何的熟练操作下分批打包装车。“现在村里的河虾销路好,每天中午12时前就要把分拣好的河虾发往江苏、上海等地,每个月多三四千元的收入。”何桂方告诉记者。
何桂方是村里“十百千万”(依托十大特色产业,发动百家以上农合联会员单位,结对帮扶千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实现户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万元以上)工程的帮扶对象,之前他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吴村村委会的协调下,村里流转了5.2亩虾塘给他养殖,力求解决他的收入问题。“村里帮助我养虾致富,一开始我心里是既开心又犯愁,最愁的就是没有养殖经验。”何桂方告诉记者,没想到几天后,村里就联系了专业养殖技术人员来和他对接,眼看着越养越肥的河虾,何桂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今年以来,吴村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吴村村党支部书记钮超告诉记者,鱼虾养殖业是村里的特色产业之一,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帮扶引领作用,在适宜发展鱼虾养殖的水塘推广养殖管护技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路子,今年该村已带动本村及周边30多户低收入农户参与养殖。
该村还以提升人居环境为契机,持续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行动,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积极完善虾塘改造,提升养殖环境。指着新改造的一片虾塘,钮超告诉记者,现在主要的几个虾塘都已安装了新型的虾塘防护网、增养水管等设施,通过这些微小的改变,不仅解决了虾塘中的水资源浪费和虾类损失问题,更提高了虾塘水质和养殖效果,现在每亩产虾能达到100公斤,每年能为农户增收5万元。
为了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村里还成立了一对一党员帮扶小组,帮助农户在销路上想办法。帮扶党员吴立成更是手把手教起了何桂方抖音直播,通过拍摄养虾、捕虾的有趣视频,收获了近1万名粉丝,也成功地打通了网上售虾的渠道,村里的河虾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