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校地合作向“新”力

  记者  王一堡

  本报讯  7月5日, 在湖州学院“兴湖州”三年行动启动仪式上,“南太湖新区新能源产业学院”“湖州学院西塞山新能源研究院”“湖州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研究院”“湖州学院转型金融研究院”相继揭牌,3个百万元以上横向项目进行了签约……高校与城市开启了一场新的“双向奔赴”。

  自2021年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以来,学校始终明确“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紧紧围绕“高水平”“理工类”“小而精”的办学定位,坚持“湖州所需、湖院所能”,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战略,瞄准湖州市“4210”现代产业体系和八大新兴产业链,重点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积极培育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群。近三年,学校直接服务湖州及周边区域企事业单位200余家。

  “扎根湖州大地,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办学使命,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湖州学院党委书记金波介绍,“兴湖州”三年行动坚持立足湖州、应用导向、发展赋能和开放共赢的原则,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将全面实施学科专业优化提质专项行动、高层次人才引育专项行动、科技创新驱动增效专项行动、新文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生态文明研学实践专项行动和公共服务优质提升专项行动,在打造“六个新湖州”的实践场景中展现担当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驱动增效专项行动强化科研的应用导向与成果转化,到2026 年底,将打造一批与地方产业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学科群,组建服务地方发展团队10个以上,建立产学研基地10个以上,申报地校合作项目20项以上,开展产业工程师培训等服务地方工作。在新文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中,将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科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通过弘扬地方文化、选派文化特派员等,重塑湖州历史荣光。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大学与城市是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湖州学院将以实施“兴湖州”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聚力打造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的新高地,以“硬核”科技赋能产业转型提质,为建设“六个新湖州”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办理时间从两三天缩短到十几分钟
“青年入乡”人大代表 联盟首场活动举行
“海归”主任治村记
热电企业有了“碳管家”
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和困境儿童
“小京班”开课啦
今明高温依旧 周三起有所缓解
把“我”讲给你们听
上半年近七万人次完成安全生产培训
防溺水 强警惕
凝聚校地合作向“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