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身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等多项荣誉,如今的太湖南岸,处处焕发着绿色带来的无限生机。
作为绿色金融改革重要的践行者之一,今年以来,吴兴农商银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深化绿色金融转型升级,积极融入我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将绿色金改作为发展的重要板块,开展创新绿色信贷、推进多方合作、推动科技赋能绿色金融、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为湖州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金融之力。
截至2024年6月末,人行口径显示,吴兴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26.83亿元,绿色贷款占比达30.42%,绿色贷款增速常年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以绿为媒 “新矩阵”唱响排头兵宣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充分发挥吴兴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法人机构金融排头兵的影响力,实现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该行近年来先后成功发布了《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信贷分类贴标管理办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
该行成立全市首家绿色专营支行——高新区绿色支行,推进绿色金融专营机制建设,并创新打造绿色专营“七单机制”的长效建设,通过专注绿色专营管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开展深绿、中绿、浅绿分类评估工作,升级绿色金融的优势和业务水平。依托单列信贷规模、单列资金价格、单列风险管理指标、单列信贷审批通道、单列绩效考核、单列产品服务等举措,截至今年6月末,该支行绿色贷款余额10.15亿元,绿色贷款占比94.8%。
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该行发布了《“碳中和”银行中长期规划》,并成立系统内首家以绿色建筑为标准的“碳中和”网点——西塞山支行,按照零碳排放标准开展运营管理,打造“碳中和”网点建设标杆。
“通过建设‘零碳支行’探索碳中和银行发展模式,我们从网点运营、信贷投放、绿色产品等多维度出发,深入研究‘碳足迹’,做好‘碳计量’,并建立相应的碳中和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开展碳中和银行网点建设,在2025年前争取设立多家星级‘碳中和’网点。”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碳中和”网点建设管理已初步形成典型经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州监管分局评为二星级“碳中和”网点。截至2023年末,西塞山支行绿色贷款比年初新增9173万元,完成率229%,绿色贷款增速16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7个百分点。
经过7年时间的耕耘,吴兴农商银行已6次获得全省法人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第一,5次获得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4次获得湖州市服务业绿色金融类标杆企业,5次获得湖州市银行机构“绿贷通”平台应用标兵单位荣誉。
探绿而行 “新驱动”加速产业迭代升级
绿色金融建设的成色如何,与地方产业发展是否紧密契合是一个重要评价标准。近年来,吴兴农商银行全方位构建支持绿色产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科学探索切合湖州实际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实现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双轮驱动。
该行负责人表示,按照我市“4+3+N”产业体系构建、“大湾区”“大花园”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绿色城市化改造等重点领域要求,该行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构建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时开展绿色金融数字化系统建设,推广湖州市“绿贷通”银企对接服务平台,仅一年时间就发放绿色贷款8.9亿元,绿色贷款占比达25%。
通过运用绿色信息、绿色企业信用平台,结合服务区域内实际,该行在绿色农业项目、循环经济项目、节能环保项目等领域上,优化绿色信贷授信机制、绿色金融差异化定价机制、绿色金融统计体系,大力支持绿色、循环和低碳产业,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准入、优先审批、优先扶持。
该行持续提升在三农领域的绿色信贷支持,提升小微企业、农户、个人绿色经营及绿色消费贷款投放,重点加大育种育苗、林下经济、特色农产品、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信贷投放,推出“绿地贷”产品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工程,推出“两山农林贷”、“农担通”产品支持农林牧渔业主体绿色低碳经营及生态保护性开发建设。强化生物多样性产品和服务创新,完成全市首宗以数字化线上交易的碳普惠自愿减排项目。截至6月末,绿色普惠贷款余额71.39亿元,占全部绿色贷款达56.29%。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为切入点,该行还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应有的支持引领作用,结合农村创业创新、三次产业整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打造美丽乡村等,优化信贷结构,坚定不移支持绿色实体经济发展;深化“三位一体”建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绿色金融服务,契合绿色经济发展实际与外部环境基础,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的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运营管理创新。
因绿谋变 “新业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感谢为我们量身定制贷款产品,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让我们对接下来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更有信心了。”近日,浙江同聚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峰在办理完首笔120万元的“新能源碳惠贷”后向吴兴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也是浙江省首笔“新能源碳惠贷”。
发展绿色金融,需要源源不断的信贷产品才能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近年来,吴兴农商银行开发了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成为了我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创新“绿色建筑贷”支持绿色建筑建设及节能改造项目融资,实现辖内首个近零碳建筑项目顺利落地;创新“绿色招商贷”支持招商引资绿色企业发展;创新“轻舟贷”支持科技型企业绿色融资,推动绿色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创新“光伏贷”、“新能源碳效贷”支持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绿色厂房贷”“绿色租金贷”支持企业自建、购买、租赁绿色厂房相关融资;创新“绿色碳效贷”支持碳密集企业低碳技改转型融资;创新“排污权抵押贷款”支持持有《排污许可证》企业多样化融资;创新“农担通”支持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等,“农担通”产品入选全国“金融强农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为服务降碳碳减转型,该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线上化工作,创新“小个贷”“公积贷”等纯线上信贷产品,开展信贷服务无纸化办理,推动金融服务节约能耗和降碳减排。创新“绿色碳效贷”“新能源碳惠贷”等碳中和金融产品,支持企业降低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支持碳密集工业企业低碳转型,助力企业节能降耗。完善ESG管理与碳账户运用,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碳核查机制,对本行重点绿色企业(项目)的碳减排情况进行评估、核查,实现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数据真实可靠。
该行还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行为宣传,倡导以绿色金融引领绿色生活,如将垃圾分类与绿色金融深入融合,创新“丰收绿色贷”等个性化产品,将垃圾分类积分转换为信用积分,挂钩“增信降费、消费优惠”等红利,引导居民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推动个人碳账户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绿金宝”个人碳账户平台建设,增强客户低碳意识。 推行“非接触式金融”,开展绿色支付创新,建设“智慧菜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项目,推广“丰收互联”“丰收一码通”等支付结算工具。推进低碳运营管理,扎实推进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等节能降碳工作,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理念。
……
绿色发展的高速路上没有终点。接下来吴兴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入践行“绿色、低碳、节能”运营理念,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投放,加快“碳中和”建设转型升级,共建绿色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邵鼎
本版图片由吴兴农商银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