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口乡

好生活 乡里见

  四月天杜鹃花主题公园

  顾渚水库

  紫茗民宿

  游客在顾渚水库合影

  四月天游乐园

  霸王湖

  水口茶文化景区

  放眼望去,精致的民居民宿错落有致,远处竹林摇曳,衬托出岁月静好,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这里是长兴县水口乡,一个让心自由的地方。然而,在本世纪初,水口乡还是靠山吃山的小乡镇,后来开发了旅游产业,通过发展康体养生、农事体验、乡村运动、野外露营、亲子活动等旅游产品,引领和带动全域转型升级,让村民们吃起了“生态饭”。

  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近年来,水口乡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利用独有的自然资源,探索立足“好风景”发展新经济的有效路径,聚焦“扮靓高内涵颜值、推动高质量承载、打造高能级平台”,力求实现水口发展新突破。今年上半年,水口乡旅游人数达到251.4万人次,旅游收入约9.1亿元。

  向绿而生  扮靓生态颜值

  早晚时分,一缕凉风吹散了暑气。身居水口的人们,相约绿荫环绕的健身步道,快走、跑步、骑行、赏景……在家门口与大自然相遇,惬意无比。

  当晨光熹微,微风在花草树木间自由穿过。沿金沙涧绿道,今年60岁的王阿姨均匀呼吸,健步如飞。“一早就来了,这儿树绿鸟鸣,空气特别好,还专门修缮了健身步道,走路锻炼很舒服,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

  在繁忙工作以后,不少都市人渴望到山林寻求惬意,踏上没有噪音尾气的林荫绿道,散步、游憩,放松身心。像王阿姨一样,常年有着慢跑习惯的“80后”上海游客薛梦,也不吝夸赞这里的环境:“在这里就能尽享自然惬意,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数年前,水口乡启动全域绿道慢行系统工程及金沙涧水系治理项目,通过新建绿道、修复涧滩、配套绿化,以绿道串联起霸王潭、唐潮十二坊、帐篷营地、四月天等多个景区、节点,为水口慢生活宜居小城镇更添趣味。

  乡里对土地统一进行整理,根除荒草,种上绿化,浇筑总长5公里绿道,整个慢行系统宽8至10米,绿道宽3米。沿金沙涧绿道,通过涧岕景观道、绿道、古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形成水口“散步有慢道、跑步有绿道、游山有古道、玩水有山涧”的优质配套环境,依托景观慢行系统、河道水系,挖掘空间景观资源,打造水口景观轴线和公共敞开空间。

  与此同时,“微度假”悄然兴起。“金沙涧绿道将交通主干线、道路景观线、人文风貌线、品质山水线的‘四线’连线成面,纵横成景,为水口禅茶慢生活宜居小城镇增添更多品质元素、江南韵味。”水口乡副乡长王瑞康介绍,从空中俯瞰,金沙涧如绿色丝带环绕,正映衬出一片绿色经济发展好前景。

  好生态吸引好项目。水口乡牢牢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全力招项目、精心选项目、奋力推项目,今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新业态项目2个。同时,纵深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加快存量资源盘活,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做强产业  提升共富成色

  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旅游优势、区位优势,水口乡走出了一条以民宿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增美、产业增效、百姓增收的发展之路。目前,全乡共有民宿(农家乐)586家。近年来,水口乡全力推进农家乐民宿改造提升,鼓励抱团联合发展、丰富经营业态、创新营销模式,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

  夏日的顾渚村魅力四射。游步道上,游客熙熙攘攘。主干道上,外地牌照私家车、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热闹非凡。作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顾渚村以包吃包住包接包送包玩的“五包”模式闻名,不足19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内散落着486家民宿,可同时接待3万多名游客。

  进入顾渚村,许多民宿的命名与茶有联系,诸如香茶、茶都、金沙香茗等,如同置身于雅室茶座,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走进紫茗山庄,石板小路、鲜花绿植点缀其间,古朴又精致;竹林旁还新建了茶艺展示馆、茶宴厅、空中观景走廊等,以非遗茶文化为主题,进行了微改造精提升。“除了升级硬件,还推出了茶叶采摘、茶艺表演、茶宴制作等文化体验活动,预订的游客还不少呢。” 紫茗山庄负责人徐丹说。

  记者看到,茶艺展示馆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只见徐丹坐定,表演开始:烫杯、投茶、洗茶、泡茶、奉茶,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围观的游客有的连声称赞,有的开始询问茶叶、茶具的价格。

  为全方位提升民宿服务水平,2020年起,水口乡推出了“会泡一壶茶,会弹一种琴,会唱一首曲,会烧一道菜,会拍一张照”的“五个一”系列培训,邀请专业老师为民宿业主免费培训,多才多艺正逐步成为他们的技能标配。

  看到此处热闹,几位阿姨走过来询问徐丹:“老板娘,我们是第一次来,晚上有好玩的地方可以推介一下吗?”“你们可以去逛一逛大唐不夜街、唐潮十二坊,晚上非常热闹。”徐丹热情地推荐。

  大唐不夜街,在灯光的映衬下,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流光溢彩,游客川流不息,动感的音乐和欢声笑语互相交织,小山村精致的夜晚才刚刚开始。依托大唐不夜街、四月天等新业态,水口乡打造浙江省夜间经济重点城市夜坐标、省级耀眼明珠先行区,以“夜光经济”点燃年轻活力新引擎。

  真正吸引、留住游客的,不仅是恬静的绿水青山,还有这里绵延千年的茶文化。依托紫笋茶产业全链条,水口乡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挥贡茶古道、摩崖石刻、紫笋茶制作技艺等遗产效应,加大与国有平台和高校合作力度,成功建成紫笋茶科技小院,有序推进紫笋茶产业基地提升,串联茶园、茶道和制茶等遗址遗物,形成“紫笋+”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人才入乡  彰显创谷特色

  依托优质山水自然资源,水口乡以科创、数创、农创、乡创平台为载体,把吸引青年人才入乡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

  在水口乡徐旺村的壶悦居内,返乡青年赵悦与父亲赵明法共同完成了一款手工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并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直播介绍。2017 年,90后的赵悦怀着对家乡紫砂文化的热爱,从江苏宜兴回到长兴,成立壶悦居紫砂工作室,如今已经成为长兴壶悦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理人。

  赵悦追梦紫砂,将传统紫砂行业带向年轻人喜爱的方向,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重新定义紫砂,让紫砂焕发出鲜活的力量,做出年轻人喜爱的紫砂作品。“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发展振兴长兴的紫砂壶产业。”谈及紫砂壶未来在水口的发展前景,赵悦表示非常有信心。

  长兴与宜兴地域接壤、山水相连,紫砂工艺同宗同源。“这几年,通过发掘凝聚了一批从事紫砂行业的返乡青年,有力推动了本地紫砂产业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水口辨识度的‘新、奇、特’艺术风格。”水口乡副乡长庄琛介绍,返乡青年也正在积极探索紫砂文化和茶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紫砂文创品牌。

  如今,越来越多像赵悦一样的返乡青年参与到水口的发展中来,用自己的资源和特长反哺家乡。返乡青年潘家豪2023年底成立长兴潘堂紫砂艺术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现有抖音等平台账号《围炉夜话》《瀜山堂》等,做到单店铺日均销售10万元至30万元、年销售额3000万元至1亿元的优秀成绩,紫砂电商目前抖音排名全网100名之内。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贡茶古道深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外乡来长创业青年顾晗在贡茶古道开了一家道口咖啡,结合当地茶文化,创立“噵”品牌紫笋茶饮、茶甜品等。后续,道口咖啡将打造集空间美学、茶道禅修、文化创意、网红打卡、周边自然风景共生于一体的创新文旅新地标。外乡来长创业青年、浙江维阿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文汇,他是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应急充电器、机动车载充电机以及BMS电池管理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目前项目落户于龙山小微园区,上月已正式投产……

  “持续激活‘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这一乡村建设主体的内在动力,释放人才‘乘数效应’,做好青年人才入乡文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水口乡党委副书记吴臣臣说。同时,该乡以品牌引流、艺术引流、体验引流、产业引流为主要撬动点,强化水口文旅IP打造、文创产品开发及重要节点设计,推动国内艺术类高校与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锚定目标不放松,笃行实干抓落实。下一步,水口乡将直面转型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进一步梳理产业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打造高品质景区。

  文/陈虹

  本版图片由水口乡人民政府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水口乡~~~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8·15全国生态日特别聚焦
   第05版:8·15全国生态日特别聚焦
   第06版:8·15全国生态日特别聚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好生活 乡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