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玲利
进入夏天,蔬菜价格一度上涨,近日部分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为此,记者走访蔬菜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了解蔬菜价格涨跌情况。
在湖城新华路安华蔬菜店铺里,顾客们接二连三地挑选茭白。“最近,茭白卖得比较好,一天可卖掉百来斤。”店主程先生告诉记者。自从7月进入高温季以来,蔬菜基本都处于涨价阶段。“7月以来,黄瓜从3.5元一斤,涨到五六元一斤;本地香芹从前段时间的一斤7元多涨到8元一斤了;另外,生菜5.5元一斤,茄子也涨到每斤7元左右。”程先生介绍,其中市民眼中的高档蔬菜,比如菠菜10元一斤,茼蒿12元一斤,几乎是翻倍增长,不少人直呼菜比肉贵。
湖州城商农副产品集散(物流)中心市场部工作人员黄易臻介绍,像黄瓜价格,8月1日到6日,批发价就从每500克2.8元涨到4.3元,这几天已从峰值点下跌了一些。8月茄子从每500克4.3元涨到4.7元,菠菜从每500克4.7元涨到5.5元。“去年茄子价格批发价每500克在3.5元左右。确实今年蔬菜价格有所上涨。”
农业农村部批发市场价格月度分析报告显示,7月份全国蔬菜批发均价为3.82元/公斤,环比涨16.9%,同比涨3.9%。其中,黄瓜涨幅排在首位,为69%,其次是大葱、菠菜、菜花和油菜,涨幅分别为45.5%、34.3%、30.6%和27.6%。据市价格认证中心(市价格监测中心)对中心城区3家农贸市场监测显示,8月12日至8月16日期间,监测的36个蔬菜品种集市零售价格周环比呈“16平20涨”,如黄瓜、菠菜集市零售周均价每500克分别为8.67元、9.33元,环比分别持平、上涨3.67%。
说起蔬菜价格“辣”的背后,市价格认证中心(市价格监测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主要原因是受前期持续降雨及近期频发的高温天气影响,导致蔬菜供应量相对不足。
记者也从不少蔬菜大户那获悉,最近本地蔬菜下市,七八月的蔬菜主要由外地蔬菜供应。今年部分蔬菜产区,像内蒙和云南,雨水多后又经历持续高温,对蔬菜生长采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产出降低,再加上雨季运输损耗也大;距离较近的南通,也因高温产量跟不上。蔬菜批发价涨了,零售价自然也就小幅度上涨了。
那么,接下来菜价趋势如何?当下,记者了解到部分蔬菜有价格下跌的趋势。蔬菜店主程先生指了指摆在货架上的辣椒说:“与7月八九元一斤的价格相比,当下螺丝椒、青椒的价格大概每斤跌一元左右。”另外,豇豆价格有所下降,从一斤8元降到5.5元,太湖百合稍降至15元一斤,嫩姜5元一斤。他补充介绍,一般每年温度最高的时候和最低的时候,蔬菜的价格都比较贵。现在,等天气转凉了,蔬菜价格也会回落。
据市价格认证中心(市价格监测中心)对中心城区3家农贸市场监测显示,8月19日至8月23日期间,监测的36个蔬菜品种集市零售价格周环比呈“2跌24平10涨”。
黄易臻介绍,最近蔬菜价格开始回落,主要原因一是产地源头供货量逐渐多了起来,二是天气转凉,预计8月底会有一批本地的莴笋、小白菜等上市,等本地蔬菜上市后,蔬菜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