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6岁少年剪头烫发被索要4000元”一事引舆论场强烈关注,办案民警“怒怼”店方负责人的视频更是广泛传播。最新进展是,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该理发店涉嫌存在消费欺诈行为,我局已立案调查”。
美容美发行业,是居民消费的高频领域之一,也是各类乱象“重灾区”。消费者只是去剪个头,又不是去当“冤大头”。必须态度鲜明地指出:对这类“天价理发店”,决不能惯着!
一段时间来,美容美发行业高收费现象不时出现,以致有不少消费者将其称为“暴利”行业。客观讲,受房租、人力等成本高企的影响,理发店确实会出现涨价的需求。但问题是,超出服务的收费是否合理?不明码标价是否公平?以开头提到的事件为例,若这名少年在理发前被明确告知价格为4000元,其很有可能会作出另外的决定。“下一次做什么头多少钱,不要跟我(讲)这个那个,剪个头300块钱,能不能贴上去给我?”民警在视频中“怒怼”店方负责人的发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
理发被称为“头顶功夫”,关乎整个行业的信誉,亦涉及一地的形象,务必被有关部门认真对待。此次事件中,当地市场监管局已明确表态“立案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释放了严惩重罚的鲜明信号,无疑是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有力震慑。同时也要看到,真抓实干、常抓不懈才能彻底根治“顽瘴痼疾”。
更进一步,根治美容美发行业的“顽瘴痼疾”需要强力,亦需合力。比如,各地美容美发行业协会要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和组织优势,通过黑名单等方式督促各类理发店规范经营。再比如,消费者遇到宰客等行为时要提高警惕、保留证据,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等方式切实维护自身权益。更重要的是,经营者要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切忌因一时贪念砸了招牌。
(静子,载《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