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党勤
本报讯 有市民近日向《看见》栏目组反映,位于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东山村的一些轮胎作坊、塔吊堆场、垃圾堆场存在违法用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对此,记者开展了实地调查。
8月28日,记者找到了东山村一处废旧轮胎经营部,只见各种尺寸的废旧轮胎在场地内堆放着,看上去黑压压一片。走进厂房内,异味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用机器切割轮胎,地面上随处可见橡胶粉尘和边角料。记者了解到,这个废旧轮胎经营部,已经经营了3年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仅涉及分拣、破碎的废轮胎破碎项目豁免办理环评手续,但应落实相关环保措施,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过,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场存在不少环境污染问题。
“这个废旧轮胎经营部存在物料未覆盖,抑尘措施未到位,废水收集处理装置未安装等问题,前期街道也进行了排摸,但目前推进整改的过程还比较缓慢。”康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朱利强坦言。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这个废旧轮胎经营部所在的约8.4亩的土地,性质为采矿用地,前期并未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也需“整改推进”。
无独有偶,记者在进一步走访中还注意到,在废旧轮胎经营部的不远处,有3处堆满了塔吊、渣土、垃圾等杂物的地块,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这些堆场离属地东山村村委会非常近。记者从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了解到,这些堆场的地类性质主要是耕地和林地,都没有办理过临时用地审批手续,属于违法用地。
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祝惠安说:“这些土地都是村民私自租出去的,我们也一直跟他们强调,土地性质不能改变,但土地所有权不属于村委会,我们也没有执法权,所以管理起来非常难。”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就已经查到其中2处堆放塔吊的地块涉嫌占用耕地和林地,且已经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但现在,这些堆场依旧存在,并没有完成整改。
“整改通知并不会下发到街道,而是直接下发到整改对象。确实,东山村的监管以及街道的日常巡查还不够到位。”朱利强说。
《看见》有感
从村里到街道,再到部门,明明设立了多级“观察哨”、多名“监察员”,可调查下来,仅仅是“该谁管”的问题,转了一圈也没能得到明确答复。也许,问题迟迟未能整改的症结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