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英
夜色在湖城之南的道场山下一点点地弥漫开,一幢依山而建的木屋前,月季花开得满墙满栅,老式风扇下烤肉冒着滋啦滋啦的香气……一个长得像极了周杰伦的男子穿梭在夏日的风里,忙着为人们编织一个专属于湖城南郊的“格林童话”。
拥有梦想是一种情怀。那个长得像周杰伦的男子在城市之南的道场山脚下寻辟了一方绿地,植上黄桃、庚村杨桃、水蜜桃、蟠桃等各式桃树,种下水稻、西瓜、蕃茄等农作物,圈养起山羊、兔子和各式家禽,开挖出几方水塘种植荷花和饲养小龙虾,并给这个位于道场山下的造梦空间命名为“格林农庭农场”。一切都可以回归田园,与自然融为一体,格林农场试图建立一种简单自然,可一起共享美食与诗意的休闲生活方式。
每个清晨,农场主会详细规划这一天农场的工作,如何更好地饲养家禽,怎样采摘成熟的果蔬并进行销售,怎么对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的水果和谷物进行烹制,看他忙碌的身影,可以颠覆人们对“种地”的旧观念,一种诗意的新方式怦然而生。
在田间吃饭,食物就产自身边。漫步在西瓜地里的土鸡,晨曦里从桃树枝上捏下桃胶,攀爬在地间的番薯藤条、清水沟里摸起来的螺蛳,屋后木架上结出的丝瓜……只要一把热腾腾的人间烟火和几罐最简朴的调味料,再加一杯鲜榨的西瓜汁,这就是格林农场自然朴素的食物观和生活观,似乎也很符合中国人暗恋的桃花源的样子。每到周末,人们就在这里聚会、聊天、游戏,分享对美食和人生的感悟。
土豆、番茄、桃子、西瓜……格林农场里蔬菜和水果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天然生长的,结合植物的四季生长规律,农场主会寻思着要给孩子们造几个梦,比如草木初绿的清时节,他会邀请大家一起做青团,芒种那日组织大家在水田里插秧,端午来临时就和大家一起腌制咸鸭蛋,伏天里就来一场浑水摸鱼和泼水大战,秋风吹起后他就会扮演新疆人,为大家开启一场又一场露营烧烤和啤酒派对。那些圈养的山羊、兔子、大鹅是孩子们游戏的道具,可以是捋山羊,也可以套大鹅和赶兔子,如果愿意,还可以牵着他养的几只小狗,疯跑在农场外的田梗上,于一片“汪汪”声里与风融为一体。
“我在南国家园、太子湾、新王朝和太湖春天都待过,是农场主的远房哥哥。这些年我总是在琢磨如何烧出一盘好菜”。农场主的父亲是农场里的主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的农场并不算是餐饮店,只是借助简易木屋里的几间房间,和大家一起分享田地里的收成。那个老父亲不善言辞,但在儿子的影响下,却一直在寻求那些天然食材最理想的烹饪方式。有趣的是,他说他不会烹制半只鸡,只有整只鸡烧出的味道他才符合他的审美,所以坚持不接半只鸡的生意,看他红膛膛的朴实的脸,让人感觉有趣也是一种食材。
生活的艺术就是艺术地生活。农事就是一门神圣的艺术。道场山下的农场里,每天吟唱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夏生冬藏的田园牧歌。而对于城市里厌倦了浑浑噩噩的乏味通勤的人们来说,这里的农场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片摆脱枯燥和麻木,荡涤心灵尘埃的佳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