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绣”好宜居宜业新图景

我市已在200余个乡村开展农房微改精提

  记者  宁  杰 

  本报讯  记者近日走进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看到,村口篮球场、文化礼堂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深入其中,236幢民居与青山、田园相映成趣。“刚启动中心村建设时,大家搬迁意愿还不强。等看到这些占地125平方米的三开间小别墅,总有村民来问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搬家。”该村党总支书记王驰伟笑着说,今年中心村三期终于竣工,目前最后一批64户村民正在抓紧时间搞装修,争取年底住新房。

  村里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村民集中在一起,使土地潜力得到充分挖掘。随着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青春宝中草药种植基地等大型项目落地,我们村形成了‘一只番茄、一条鱼、一根草、一颗珠、一支笋’农业产业集群。”王驰伟说,产业发展带动当地200余位村民就业,村集体收入从每年100余万元提高至38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3.3万元增至6.25万元。

  龙胜村统规统建中心村,是我市加快推进农房改造、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为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今年以来,我市以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为契机,高标准推进农房微改精提,明确要在年底前实施改造8000栋。

  “根据农房改造相关工作要求,除了要对自住房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彰显浙派民居特色;还要做好传统民居的修缮改造和活化利用,盘活闲置房,拆改整治危旧房。”市建设局城乡处介绍,针对闲置农房活化利用,我市始终坚持经营村镇理念,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各区县抓住当下民宿、游学、康养等热点产业,打造与大城市接轨的热点特色类项目。

  而面对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资金难问题,我市在省里补助的基础上,采取市级财政保障、区县和乡镇街道各自配套的方式,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在200余个乡村开展农房微改精提,拆改整治危旧房2000余户,盘活利用闲置房2万余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已在200余个乡村开展农房微改精提
探索物业矛盾多元化解纷新模式~~~
~~~——记2019年银杏奖获得者、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
~~~
~~~
破纪录!昨最高气温冲到31.3℃~~~
南浔区练市镇部分木业企业——~~~
《退费“摆烂”暴露监管漏洞》后续——~~~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绣”好宜居宜业新图景
一个中心集结多路“调解高手”
独具慧眼谋发展 敢为人先探新路
吴兴区开展“云端执法”集中行动
传授“蒸”功夫
受冷空气影响今起或迎明显降温
废气竟在监管眼皮底下逃逸了
全面调查 限时整改
皮影戏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