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大学生的警官朋友

  讲述人:吴兴区公安分局高校警务站社区民警杨美怡

  不知不觉,我已在高校警务站工作了10年。2014年9月,我成了这里的社区民警,主要负责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近4万名学生的安全。

  学校周边餐饮店、超市等比比皆是,流动人口多,社情复杂。偌大一个辖区,民警的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特别是春、秋开学季,学生集中返校时,师生向高校警务站的求助就会增多。

  如何才能管好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我的想法是和大学生交朋友。

  我承接着报警求助、户口咨询、出入境管理、纠纷调解、安全防范教育培训等各项公安业务,慢慢地,我也成了公安业务的多面手,在大学校园当起了“安全管家”。

  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加之阳光可亲的警察形象,让我成为大学生心中的“网红”姐姐。走在校园里,很多学生会主动过来叫我一声“杨姐”。

  高校一直是诈骗案件的高发地。每当有值班民警告诉我有学生被骗了,我心里就很难受。我发现,有些案件中学生的防骗意识较弱,而同学也没有提醒或制止。

  如何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把防范做在前,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我组建了一支50人的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把专业的防骗知识让志愿者通过微信、微博、QQ等传递给其他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一个志愿者的一条防骗信息被6个人转发,那么通过不断扩散,这条信息将覆盖90%以上学生。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另一方面,我与校方协调,选送了一批优秀的安防队员,成立了一支巡逻队,并引入网格化巡逻机制,每天分时段轮班巡逻学校的各个重点区域,实施重点防控,同时在学校布点安装监控。

  为了调动学校师生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成立了“美怡”警官工作室,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参与纠纷调解。目前,高校警务共同体已与6个高校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吸纳专家学者35名。

  我还针对高校学生推出了“一周一课堂”,名字就叫“杨警官有约”,每周举办“当我们遇上黑车”“警惕身边的陷阱”等各类主题讲座活动。看到课堂上座无虚席,学生们主动找我聊校园安全的事,我很开心。

  这10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真心走进师生群体,才能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记者 俞黎新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160余小工坊编织强村富民梦
物业改革创新提升幸福指数
全国书画名家齐聚“东亚文化之都”
第二届“两山杯”全国大学生 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闭幕
颗粒归仓
下月中旬前完成农田整改
《湖州丝绸档案文献图鉴》出版
“湖马”志愿者赛前培训启动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确保治气攻坚取得实效
做大学生的警官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