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本报讯 市委政法委“创新管理处置涉案财物‘硬举措’ 优化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案例近日获市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一直以来,刑事涉案财物存在处置难、处置慢、变现率不高、执行到位率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湖州政法单位合力逐步破解。从制度规范上,我市捋清涉案财物的处置流程,解决处置难。我市先后制定《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网络拍卖工作指引》《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销毁处置工作规定》《关于刑事诉讼涉案特殊财物预先处置管理办法》《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社会化处置操作办法》等制度规范,区分“易贬损、可回收、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完善源头分类快处机制。
围绕处置慢环节,我市研发上线“刑事涉案财物监管平台”,建立源头预警机制及风险预警模型,推动刑事涉案财物源头预警、自动提醒、隐患清零。同时,制定出台《湖州市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监督管理评估办法(试行)》,对公检法各部门“涉案财物网上管理协同率、处置意见作出率、处置意见执行率”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压实监管处置责任。
针对变现率不高等问题,今年,全市全域贯通使用涉案财物处置平台,“一键”可发起第三方销毁或拍卖,创新引入市国资委下属公司湖州市联合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对涉案财物进行处置,拓宽涉案财物多元处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