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项细微的改进都可能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一束光。媒体报道,全市98所中小学已配备了午睡可躺式装备,62%以上的小学生实现了“午休躺睡”的自由,南浔、德清、安吉更是实现了小学段的全覆盖。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更加人性化、高效化。
在未引进高质量的午睡可躺式装备前,多数学生的午睡一般是趴在课桌上小憩,这不仅不利于脊柱健康,还难以保证下午的学习状态。为改善学习环境、守护学生健康,湖州在省内率先试点“午休躺睡”工程,减少趴桌睡对学生脊柱发育不良影响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今年,我市针对学生身高、躺睡习惯、场地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指导各区县科学制定“午休躺睡”方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午休环境,有助于他们恢复体力,提高学习效率。
午休躺睡是一种教育情怀。有些传统的观念或许会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孩子在艰苦的教学环境中能成长得更快。因为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艰辛与努力的例子。这些例子,无论是教师的辛勤付出,还是学生的刻苦学习,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对教育的价值有了深刻认识。然而,学习的“苦”是精神之“苦”,是一种坚韧的意志力,是在反复失败中艰难求索真理,是忍受持续深入学习带来的孤寂,而非在学习生活条件上吃一些无意义的“苦”。在物质相对充裕的今天,吃这些肉体之“苦”,着实没有必要。
教育的改善,并非一定要经历艰难困苦,也可以兼顾高效与人性化的目标。许多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措施,都可以让学生们更少地承受学习条件带来的身体之“苦”,从而更多更好地接受探索求知带来的精神之“苦”。
教育的改善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以及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为教育的改善贡献力量。相信学生们都能拥有更加舒适、健康的午休环境,湖州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