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品成凑单神器,谁之过?

  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品牌拉夫劳伦“双十一”被凑成“销冠”,在某平台“双十一”期间,该品牌的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元,但退货率却达到了惊人的95%,成为这届网购热潮中妥妥的凑单品牌。

  跨店满减是近年来电商集中促销常见的优惠,今年电商平台将该规则的促销效果进一步放大,在原有优惠基础上,对平台会员发放大额满减优惠券。为了精准利用大额消费券,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商品,不少消费者利用凑单的方式达成目的,一些价格高、退款快、好退货的商品成为首选,而这类商品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受害者。

  平台的成交量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价实惠了,这场操作中,貌似只有被凑单又退单的店铺受到了伤害,成为大“冤种”。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涨价再降价,充值平台会员却发现自己与普通购买者的初始显示价格不一样,近年来,电商平台套路满满的优惠策略让不少消费者身心俱疲。

  前不久,年销超2000万元的店铺倒在“双十一”的热搜引得不少人唏嘘,店主回应称,压垮店铺的关键问题是退货率过高。处理退货不仅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导致利润萎缩。店主认为,“退货率飙升和平台纵容有很大的关系”。

  复杂的优惠方式,让想省钱的消费者不得不深入研究各类满减规则。真正成交的商家也因各种叠加优惠利润再次被压低。玩套路的促销盛宴,看似是一场购物狂欢,实则秒拍秒退、到货拒签,把网购推向了全员受损的境地。

  电商平台赖以生存的双边生态都被搅浑,实际上影响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饮鸩止渴的道理,平台不可能不懂,但是面对行业周期以及自身的发展局限,他们还是选择了一路狂奔。对跑偏的促销套路,必须套上缰绳。

  (李晓星,载《河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时评
   第08版:副刊
莫忽视劳动者“情绪价值”需求
午休躺睡是一种教育情怀
你线上社交“过载”了吗
人们想要什么样的理发店
幼儿园理科班太荒唐
技术付费不应成为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商品成凑单神器,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