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晔 通讯员 乔滢煦
本报讯 在科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日前正对一款设备零部件的表面进行精密检测和分析,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降低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将产品性能提升至最佳状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每年坚持投入产值的5%左右用于科技研发,以保持我们的技术处于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该企业总经理杨敏礼介绍。
科秉电子是2024年度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为半导体行业提供生产装备零部件修复、再生服务,其领先的熔射精密洗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光伏等多个工业领域。“像这样极具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是我们重点服务和保障的群体。”新区经发局表示。
为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新区相关部门坚持靠前服务、精准滴灌,从政策解读、申报辅导到资源对接,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支持。截至目前,新区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1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
不久前,新区经发局组织召开的一场对接活动中,来自银行、券商、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的专家分别围绕股权融资策略、上市定位选择、申报“小巨人”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讲解,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与全流程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以金融之力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向新求质”。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政策宣传到资源对接,再到金融服务,新区为企业想得周到,做得细致,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新区还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深入企业一线,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政策速递、资源对接、能力提升及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
“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的服务,核心在于建立完善的培育体系。”新区经发局表示,新区将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滴灌服务,从科技、人才、金融、市场等多维度发力,持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乃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