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于2013年、2015年分别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2022年又专门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就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作出重要指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基础、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德清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都市德清,旨在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以全球视野、都市格局审视和谋划城市建设,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市发展建设系统性突破与提升。
我们所要建设的都市德清,是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主动树立都市的格局、都市的视野、都市的理念、都市的标准,在强化分工协作中明晰发展定位,在参与区域竞合中凸显自身优势,在创新思维理念中转变发展观念,在统筹规划布局中优化资源配置,在深化扬长补短中加快迭代打法,进一步凸显城市的特、精、优、美,大幅提升德清特色功能首位度、一体发展融合度、配套设施品质度、气质风貌标识度,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杭德同城化、品质国际化,打造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努力成为杭州都市圈的重要一极。
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
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高品质的城乡规划建设是关键所在。要健全规划体系。城市规划要与发展战略相符合,与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杭州都市圈重要一极的目标定位相匹配。规划要成体系,更加注重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处理好当下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点上和面上、形态和功能的关系,优化完善重大规划决策机制。要提高设计标准。突出抓好城乡整体设计,系统谋划各板块功能布局与整体联动,一体推进生态修复与风貌管控,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促进产城人文景协调统一、融合共生。突出抓好重要节点、重点城市界面、重点建筑设计方案等局部场景设计,努力将公园、建筑、道路等原本独立的空间融为一体,努力为群众塑造更多的“无边界体验空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身美学素养,大到城乡整体设计、各个功能区块的布局,小到一幢建筑、一片绿化、一片铺装、一根杆线,都要加入审美角度去衡量斟酌,促进城市生命力的勃发,让群众能审“城乡之美”,获得美的感性体验。要优化建设指引。坚持以工匠精神雕琢精致城市,基础配套要坚持“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相互衔接、相互支撑,抓好数字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城市绿化要坚持大气开放、通透简洁,绿量要大、层次要丰富、立体感要强、共享性要好,做到量质并举、管养并重。城市亮化要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展现建筑轮廓与特色,全方位提升亮化的立体感、层次感、辨识度。建设手法要倡导自然生态,地面、路面、广场等都要尽量贴近自然,体现原生态。交通水利等各类重大工程,要最大限度保护好、展示好自然生态,尽可能避免大开挖、不搞大破坏,让每一寸工程化后的土地都得到生态修复,打造高颜值的“城市封面”。要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领域建设与管理水平。
高能级的平台与载体
平台与载体是都市德清活力之所在,体现的是德清的承载力、吸附力、竞争力,必须动态提档、全面升级。要集聚全球要素。进一步做好“创新中心”这篇大文章,加快启动联合国总部大楼选址,全力争取国际地信联盟等更多国际组织、会议、企业、人才等资源落户,在积极服务大国外交、助力全球治理中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建好北翼中心。加快推动“一城一圈一谷一平台”蓄势成型、蝶变发展。要激活三大平台。对标市委要求,以更长远视角、更清晰定位、更顺畅机制,推动三大平台赋能县域东中西区块发展。经开区重点要实现从“区镇合一”向“强区联镇”转变,结合大运河的综合利用和保护开发,强化县域城市副中心作用。高新区要放大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引领、康乾一体、抢抓风口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度假区重点要实现从以镇为主的“镇区合一”向以区为主的“区政合一”转变,联动山上与山下、莫干山镇与周边镇街,推动“大莫干山”组团发展。
高颜值的风貌与气质
风貌与气质是外界对都市德清的第一印象、直观感受,也体现了都市德清的内涵和底蕴,必须紧扣“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的定位,同步提升德清的面子和里子。要致力国际化。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提升国际化接待能力水平,壮大国际化人才队伍,不断丰富拓展涉外教育医疗等优质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扮靓好山水。方寸之间叠山造水,只是小打小闹;全域美丽显山露水,方显大开大合。对于德清这样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蓝绿空间分明、物种类别多样的地方来说,无须刻意造景、处处皆是风景,无须大修大改、“乡愁”也是风景,展示德清山水之美关键就在于展示浑然天成之美、城景交融之美、意境深远之美。要增进厚重感。实施历史文脉赓续行动和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快中初鸣遗址公园、“江南之源”文化遗址公园等标志性项目规划与建设,统筹推进县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等场馆设计建设,积极牵头青瓷窑遗址联合申遗,淡水珍珠养殖系统力争全球申遗成功,形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及预备名录的德清矩阵,让整个城市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高标准的设施与配套
设施与配套体现了都市德清的硬环境和软实力,彰显的是对“人”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民城市。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统筹推进“杭德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杭德一体化解决的是“优质”的问题,在合作办医办学过程中,要注重把省城优质的资源落地到德清来,整体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城乡一体化解决的是“均衡”的问题,县内在部署公共服务资源的时候,要进一步完善医共体、教共体建设,推动资源向乡村倾斜。要推动实现交通路网密集通畅。围绕“灵活便捷、种类齐全、绿色智慧、现代高效”要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把德清间接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直接的交通优势;要分层分类打造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通过缩短服务距离、延伸服务半径,实现公共交通无缝衔接;要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储运输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推动实现市政设施坚韧可靠。充分认识公共安全领域、特别是水利防汛方面,德清之于全省的重要地位。在当前极端天气发生概率远超以往的情况下,要以极限思维抓好市政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供水保障、生活污水处理、供气供电等各方面水平。
高水平的治理与运营
治理与运营是都市德清干部的思维意识、能力水平、精神状态的集成体现。坚持精细管理。城市管理要有格局、有情怀、有耐心,要统筹好集中攻坚与常态管理、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沿街整洁与背街清洁、整体写意与微观精致、绿化成荫与现代气息、白天热闹与夜晚宁静,功夫下在关键点、下在细微处、下在平常时,成效才会体现在百姓笑脸上。坚持无感运维。在城市管理中排好优先序、算好提前量、把握短平快,事关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要优先做,下个阶段一定会做的事要提前谋,大动干戈的事尽量不做,不临时抱佛脚,更不忙里添乱。同时,事关城市管理的各项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让群众早有预期、早做准备。坚持群策群力。探索构建以“德文化”为特色的党建统领、四治融合,发挥德清嫂、道德模范等典型带动作用,发挥好“两代表一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积极性,提升社会各界群体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落实到行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