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梁 通讯员 崔舒雅
本报讯 “多亏了你们的调解,不然争执好几天也商讨不出来一个解决办法。”浙湖州货56的驾驶员如释重负地说。近日从交通部门获悉,自从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吴兴大队环城水上中队开设“德馨”矛盾调解室以来,各类水上交通事故纠纷的调解成功率直线上升。
“德馨”矛盾调解工作室位于吴兴大队环城水上中队,旨在整合多元力量打造调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及时从源头上调解水上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你好,我是浙湖州货56的驾驶员,在郭西湾这里有一艘船强行超越,把我的船给撞了,导致我也撞到别人的船了!”这是近日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一大早接到的船户报警电话。没过多久,浙萧山货23也打来电话,说船被浙湖州货56给撞了。
环城水上中队执法人员在接到指挥中心通报后,根据报警电话提供的线索,立即查询事故地点的监控记录,发现强行超越导致碰撞事故的船舶为荆航51。
执法人员驾驶执法艇赶往事故现场,现场拍照取证后,指挥双方船舶停靠在不影响通航的驳区,然后邀请三方当事人前往“德馨”矛调室开展事故处理和矛盾调解。三方驾驶员对事故责任和经济损失认定各执一词,纠纷解决一度陷入僵局。
调解现场,执法人员在了解事情原委后,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在调取事发水域监控视频的基础上还邀请了事故专家仔细勘验事故损失,并单独对三方驾驶员讲情理、说事理、论法理,经过近两小时的现场分析和释法教育,最终三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在‘德馨’矛盾调解工作室解决这类船户碰撞事故纠纷,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创新了中队长接待日、一月一恳谈等服务载体,邀请船户、企业业主来我们这里坐一坐、聊一聊,听一听船户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环城水上中队中队长蔡晓俊介绍。
据了解,“德馨”矛调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服务对象身边的各类小微事故矛盾纠纷,组织构建了“1+N+X”模式,即对内配备1名专职调解员、若干名退伍军人身份和持有社工证的执法队员,对外邀请民警、社区街道网格员、律师等行业代表组成调解队伍。成立至今共接待群众来访412人次,入企服务上百次、恳谈50余次,办结各类矛盾纠纷229件,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