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如何定义一座城市的实力?有人认为经济数据是最好的体现,也有人关注产业布局。而在太湖南岸,伴随着“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持续深化,过去一年,这座千年古城的实力蜕变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
从两夺全省制造业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到推进全省唯一“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改革试点”建设,从在全省首创推出质量专利“品质提升四季看变化”行动到成为全国唯一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全覆盖的设区市……湖州始终聚焦实体经济,强化政策供给,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下功夫,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持续提升。
博弈中淬炼产业硬实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对区域经济的续航更是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在去年公布的2024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财政专项激励名单中,我市的吴兴高端新材料、长兴新能源装备、安吉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入选数量和获得资金总量均居全省前列。
身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湖州始终以培育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新高地、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为目标,积极融入区域产业链发展体系。
在高端局的博弈中,去年以来,我市迭代八大新兴产业链,深入实行“161”链长制,统筹各方资源支持八大链发展,集中资源要素保障八大链项目“双进双产”,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去年1至11月,全市八大新兴产业链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36.73%,比2023年底提高2.54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开花结果的同时,传统产业的高新化转型也齐头并进。通过扶优扶强和提标提效相结合,我市以“拔高均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为重点,大力实施“四提升两攻坚”六大行动,全面夯实新型工业化底盘。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我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高于省均6.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
如今,湖州已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绿色家居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金属新材、高端装备、现代纺织4个500亿产业集群。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提速中激活发展源动力
新兴产业集体崛起,传统产业再现靓色,这背后是一个个优质项目集聚带来的源动力。环望如今的湖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动能,处处激荡着发展热情。
在坚持“谋、储、建、优”全链条发力的背景下,多年来我市持续推动有效投资可持续增长。通过深入实施省“千项万亿”工程和市“十百千万”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去年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30.2%、高于省均8.5个百分点。
这其中,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抢抓“两新”机遇,坚持外生增长与内生项目“双轮驱动”,持续推进项目“双进双产”、内生项目建设,制造业投资快速放量,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于省均9.2个百分点。
市经信局介绍,从当前的投资贡献看,制造业投资已成为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变量,支撑效应持续放大。从行业看,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的18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0%,汽车制造业增长35.1%。
制造业投资持续上扬的背后是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去年全市计划总投资3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05个,较上年增加99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1%,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13.7个百分点。
蜕变中诠释绿色向心力
在省经信厅公布的2024年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中,我市又新增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7家。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建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7家,省级绿色低碳工厂52家,2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湖州的底色。制造业的全方位绿色改造正在不断释放效应。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聚焦规上规下全覆盖目标,持续开展规上企业绿色工厂“提质升星”攻坚,已推进256家规上企业“提质升星”,并推荐10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针对规下企业,湖州创新开展“美丽工厂”倡导行动,构建“门前三包、厂区四化、车间五清”标准。
同时,作为国家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依托“工业碳效码”,全市有效推进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在绿色智造中挖掘工业发展新动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湖州规上企业绿色工厂覆盖率居浙江省第1位。
在另一项“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中,碳效指标也被纳入规上企业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突出绿色低碳导向。去年上半年,全市规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分别达到21.1万元、97.7万元。
近期,我市又正式发布“工业碳效码”3.0版,在原有“碳效码”评价体系基础上,全新上线碳足迹数智服务应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面向工业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全流程认证,让企业碳排放状况有迹可循,对激发企业节能降碳、扩绿增效的内生动力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