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莹
本报讯 “这个电动自行车棚是新的,小区多建了几处可充电的车棚,对我们来说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德清县武康街道金都阳光田园小区居民王先生将电动自行车开进车棚,熟练地为车子充上了电。眼下,德清电动自行车棚增设等一系列通过同心圆议事制度推动的项目,正越来越受居民欢迎。
金都阳光田园小区是2024年度省级“美好家园”小区之一,由“六驾马车”即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共同统筹、多元主体协商共治,同时建立同心圆议事制度,夯实小区“微治理”。“小区事宜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居民需求能最大程度得到满足,凝聚力自然强,幸福指数也高。”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刘才根说。
住宅小区是社会治理基本单元。如何激发内在动力,实现小区治理“最优解”?德清县近年来探索“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物业管理模式,合力打造共富共美城市基本单元。去年,全县建成“好小区”26个、获评省级“美好家园”小区1个。
“好小区”的标准是什么?德清去年起开展“好小区”创建行动,制定最洁净小区建设等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县域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按照省级“红色物业”创建量化评价管理标准,建立完善小区公共收益财务管理制度,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共同商议小区治理事项,构建小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高度统一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县已成立业委会(含物管会)163个,组建率81.91%,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93%。
依托住宅小区的自治组织,德清县建设局推动加装电梯、“一老一小”等场景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将便民举措落到实处。去年,更新完工住宅老旧电梯138台,新增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6台,打造完成“一老一小”服务场景9个。另外,制定《德清县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建设行动(2024—2025年)》,已完成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改建28处、增建212处,改建新建充电设施2280个。
“小区邻里间难免有磕磕碰碰,邻里关系和谐友善,矛盾纠纷化解顺畅,才能为居民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德清县建设局介绍,通过健全物业纠纷调解长效管理机制,发挥镇街、部门、社区、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和物业服务企业六方协同化解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目前,已召开“红色物业 幸福家园”恳谈会活动31次,协调解决物业服务不满意、交接不顺畅等各类问题3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