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兴打造“谷电存储、峰电转化”模式

“工业充电宝”解码电力“时空转移”

  记者  邵丹红

  本报讯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长兴县和平镇的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和平共储”项目车间,只见百来个电池单元组成的巨型储能矩阵正在高效运转。国家电投杭州公司湖州能源管理中心副经理曹鹏晋介绍:“这个容量达477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就像个巨型‘充电宝’,通过‘谷电存储、峰电转化’模式,每年可提供1.4亿千瓦时调峰电量,相当于为周边企业节省电费超千万元‌。”这是长兴县实施“工业充电宝”储调一体改革的一个缩影。

  眼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双碳目标的核心载体和关键支撑,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存在“看天运作”的不稳定性,需要大量的储能资源进行保障。“我们依托蓄电池产业集群优势,创新建立‘分布式储能+精细化调度’双轮驱动机制,通过整合供电部门、储能运营商及龙头企业资源,形成‘散电整储’‘谷电峰用’的县域能源半自治格局。”长兴县发改局介绍,截至目前,该县新型储能产业产值已突破150亿元,削峰填谷能力达13.49万千瓦,连续3年蝉联省级储能创新示范区。

  为实现能源精准调控,长兴计划挂牌成立储能运营管理中心,建立“精准感知—动态优化—秒级响应”源网荷储协同体系,最大程度保障工业生产运行。去年8月,浙江省启动需求侧响应期间,长兴从41户工业储能中精准筛选4户参与移峰任务,累计完成响应15.82万千瓦时,最高实现2.2万千瓦顶峰能力‌。天能智达电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方玉斌表示:“本次响应我们共参与了4次移峰任务,在提供9.7万千瓦时电量支撑的同时,还额外获得了28.65万元的补贴。”

  在运营模式创新方面,长兴引入“资产入股”“融资租赁”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目前已建成6个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形成覆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省首家县域虚拟电厂聚合商在长兴正式投运,将整合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资源,在原有“峰谷套利+需求响应”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电网辅助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储能收益附加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自来水开户就在“家门口”办
让音符回荡绿水青山间
住湖州 品诗画
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消防“暖企”行动一线解难除患
“工业充电宝”解码电力“时空转移”
女画家作品展诠释“她”力量
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最美“夕阳红”
十一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齐头并进”
邻里巧手学非遗
为未成年人成长播洒“法治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