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拟工厂有实招

  陈连强(左)与生产主任沟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

  数智工程师在办公室探讨、完善技术方案。

  数智工程师通过数据模拟生产,验证排产合理性。

  数字屏幕实时联动工厂数据,方便数智工程师实时监控。

  机器人、机械臂通过数智化控制系统自主生产。

  记者  吴拯  摄影报道

  走进天能集团浙江昊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大数据中心,陈连强和同事紧盯数字大屏,指尖轻点鼠标,整个厂区和车间全景还原,变成三维数字模型呈现于大屏上。

  陈连强是该公司的数智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领办人。大屏上这个和真实厂区几乎一模一样的“数智化”虚拟工厂,正是他与团队一起建造而成的。

  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件件新能源电池注塑产品在机器人高精度操作下,标准化传动至下一道工序,196台注塑设备生产过程透明可视,人、机器和系统深度融合。通过群控技术和大数据计算,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能源消耗、工艺执行等情况,工程师在“数字驾驶舱”一目了然。

  此外,在虚拟产线中,数智工程师还可以提前验证排产排程合理性,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优化解决。

  企业在数智化升级运用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降低30%,交货周期缩短20%,产能增加20%。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数智化手段在制造场景中普及应用,挖掘数据价值,打造绿色低碳行业“智慧工厂”新标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图说
盾构前行筑通途
虚拟工厂有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