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委屈奖”背后是城市温度

  有媒体报道,德清县推出了外卖员“委屈奖”评奖活动,为日常配送过程中受到委屈的外卖员给予真金白银的物质补偿,例如此次活动中“第一委屈”的是往墓地送外卖的骑手。在这个略带黑色幽默的奖项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地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情感支持。当职业的辛酸被看见,且被给予了补偿,劳动者在工作中额外的情绪付出都得到了温柔抚慰。

  “委屈奖”,补偿的是情绪劳动。不可否认,囿于工作性质特殊且流动性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常常处于权益保障的盲区,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边缘化,比如,骑手在墓地送餐可能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网约车司机可能因一时忙乱开错道路受到客户指责。这些职业场景中难以避免的委屈、这些非必要的情绪消耗,此时不再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代价”。“委屈奖”通过公开表彰受委屈的劳动场景,让那些掩藏在阴暗角落的职业艰辛被社会看见。

  近年来,城市中众多爱心驿站拔地而起,人们开始看见那些本不该独自消化的情绪压力。眼下,随着加班文化的退潮,如何将人文关怀惠及就业者,摒弃“竞争式”内卷的陋习已经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然开始珍视劳动者的情绪付出,关注尊重劳动者对休息、对生活的追求。

  每一个职业的艰辛,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职场中,劳动者不仅需要好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更看重职业尊严与价值认同。“委屈奖”的出现正是对这些期待的暖心尝试——它不仅让一线从业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温暖,更悄然增强了团队归属感,工作起来自然更有干劲。

  那些不必独自吞咽委屈,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

  (孙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时评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提振消费关键在于优化供给
让“诚信是金”成为现实
摊贩治理也需用心用情用智
爱情买卖
“委屈奖”背后是城市温度
善用法治之力推动社保工作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