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菜品供应到活动安排,居家养老中心处处充满巧思——

以极致细节变养老为“享老”

  记者  倪  晶

  4月17日中午,吴兴区环渚街道紫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热闹起来。紫玉花苑社区的居民、相邻社区的居民,乃至周边的安保人员、外卖小哥都来了。“每天都来!”“5星好评!”……大家热热闹闹吃着午餐,言语间满是对这里的认可。

  这是吴兴区首个街道层面的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养老中心面积约1600平方米,拥有活动室、多功能培训室及各类康养设施等硬件,自去年7月启用以来,通过引入专业养老机构,不少贴心服务在此上演。

  在养老中心负责人卢巧的手机里,留存着每月活动安排表。“养老中心周一至周六开放,我们的活动基本围绕着饭点来安排。”卢巧举例说,像这个月,每周三上午9时左右有观影活动,看完正好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每周二下午1时,则是八段锦教学。这个时间选择也有讲究,老人们吃完午餐,总习惯围坐着聊聊天、消消食,有的还要玩一会棋牌,到下午1时正合适运动运动。

  “时间安排的正好,我们不用来回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高了。”82岁的何惠琴与76岁的刘兰娣,是附近邵家墩社区的居民。自去年8月以来,俩人结伴,几乎一天不落要来养老中心报到。

  除了丰富的活动,最吸引她俩的是养老中心里老年食堂供应的午餐。“不用做饭、不用洗碗,关键菜做得干净好吃。”

  这份美味,也包含着养老中心的巧思。“来吃饭的多是本地的老年人,菜品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口味。”卢巧说,经过寻找,现在的厨师张才峰就是紫玉花苑社区的居民。他曾开过餐馆,一直在做湖州菜。本地味道还吸引了在附近小区做保安的“新湖州人”邹阳辉、朱先河频频光顾这里。

  养老中心除了日均保障约100人的堂食,还有送餐员给40位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老年人习惯用自己的餐具,家里一份、这里放一份,我们贴好姓名贴方便区分。”2名送餐员介绍,上午10时他们就忙活起来,确保11时前将所有餐食顺利送达。此外,对于部分半失能、失能老人,还有养老护理员提供助浴、临时托管等上门服务。

  “最近,在养老中心二楼,我们的社区中医馆开始试运行。”紫玉花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雯介绍,中医馆有中医医生等常态化坐诊。这里除了常规布置,还特别设置了认知症日间照料专区和康复训练区,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诊疗、康复与中医服务。

  72岁的紫玉花苑社区居民曹明珍,在养老中心体验过中医义诊,也参与过不少认知症科普活动。“听说我们这里是试点,特色服务让大家的体验感更丰富,居家养老更舒心了。”她笑着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从菜品供应到活动安排,居家养老中心处处充满巧思——~~~
从近处小鸡蛋到三十米外大场景,迈尔微视3D视觉都能“看清弄懂”——~~~
南浔经济开发区精心用活城市“边角料”~~~
~~~德清创新“打包式”服务助企轻装前行
~~~
~~~入选人数居全省第一
讲述百叶龙发展史~~~
安吉县上墅乡量身打造民意观察点,倾听百姓需求——~~~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以极致细节变养老为“享老”
给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
桥下空间改出“宝藏场所”
企业一次申请 部门联合检查
面包节“飘香”商圈
我市新增8名浙江省特级技师
长篇报告文学《龙飞荷舞》发布
“民意地图”绘出稳稳幸福
首个整年制大学生产教基地在湖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