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本报讯 在气象局里看天气,在中医院里辨药草……近日,市气象局联合市中医院推出首届“气象·中医”公益研学活动。据悉,此次活动不仅是气象与中医科普融合的创新之举,更是一次党建联建的有力实践,双方以党建为引领,携手为青少年打造知识盛宴,传承优秀文化。
以“研学双线”为特色,此次研学活动组织小学生学员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DIY课堂等多种形式,沉浸式体验气象自然科学和中医养生的内在联系。
“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百叶箱是白色的吗?”在市气象局,日常工作时严谨认真的天气预报员变成风趣幽默的科学老师,带领学员们畅游气象科学知识的殿堂。在气象主持人的指导下,大家还过了一把“主播瘾”。在“气象手作工坊”环节,学员们又化身为小小气象工程师,动手拼装风向标模型,感受气象科学创造的乐趣。
“这是紫花地丁,三瓣裂开的果实大家看到了吗?”踏入市中医院的中药百草园,学员们兴奋地穿梭其中,一个个化身为“小神农”在现场寻找、认识药材,了解其生长所需的光照、温湿度。跟着中医专家,大家还深入诊间学习“望闻问切”,动手体验艾灸、耳穴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尝试药碾研磨。“既好玩,又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是一次很有趣的研学。”12岁学员小吴直叹大开眼界。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蒙青少年对传统医学的兴趣,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潮’起来。”市中医院医务科科长徐俊涛说,这场“气象+中医”的跨界研学,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文化的接力。
“此次气象中医融合研学,也是我们丰富气象科普路径的一次创新尝试。”市气象局观测与预报处高级工程师李艳芳介绍,首次研学反响热烈,后续他们也会根据季节特点,面向全市小学生常态化开展联合研学活动,争取挖掘更多生动鲜活的科普亮点,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