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意3D打印 自制教学用具

这位乡村教师带孩子们“玩”科学

  记者  张璐

  本报讯  近日,在吴兴区第一中学的创新教室里,几名初二学生屏息凝视着3D打印机一点点将他们的作品打印成型,这是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在科学老师高宇程的指导下又一次完成自行设计和建模的作品。

  在这100平方米不到的空间里,像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创新作品还有很多,其中有不少还是获奖作品,包括3D打印的日晷、太阳公转模型等,这得益于该校对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重视。

  高宇程2023年获评浙江省自制教具能手、湖州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他说,2021年,吴兴一中新校园建成,硬件设施更新,特别是实验教室的配套都很齐全,还有3D打印机,美中不足可能就是专门的实验老师有限。于是,他自学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学生一起边学边做。

  同时,他和学校另外3位科学老师一起做起了公益实验微课,并在微信上开设了“三月半工作室”视频号,利用休息时间拍摄初中科学的实验视频,既方便学生学习,也用于公益交流。

  “他会拿粉笔和黑板擦给我们讲力的作用,形象又有趣!”在初三学生李嘉欣眼里,高老师的风趣幽默让她对科学这门课从不喜欢变成了喜欢。

  比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他会通过地图信息,制作金盖山、仁皇山的山体模型,然后指导学生在3D切片软件中逐层上色,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可触可感的实物,让大家印象深刻。

  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高老师还会带着学生一起制作各种教具,包括寒假期间制作的显微投影器等,让抽象的课本知识瞬间变得具象化了。

  “近3年,他们几个老师带着学生参加了不少省市级的科学创新比赛,还都获了奖。去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工程设计创意比赛项目上,李嘉欣和王怡双双拿下了初中组一等奖。”吴兴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施惠荣告诉记者,初中科学的分值占比最大,而且强调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如果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孩子们难免觉得枯燥,因此怎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好”很重要。“鼓励孩子们多动手,走出去,也是想在紧张的学习之外,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看看更大的世界,让他们知道,学习科学是为了更好地去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时评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冠军少年”展演开始报名
湖州人的“购物地图”变了
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脚麻木?
护幼成长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国标更新
创意3D打印 自制教学用具
车辆乱停煞风景
线缆悬空真危险 多方合力解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