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莹
本报讯 在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市民生活与城市治理的突出矛盾。近日,德清县环卫工人施先生来电反映,其负责清扫的舞阳街路段长期被违停车辆侵占,导致环卫作业面临阻碍。
记者实地走访舞阳街与曲园南路交叉口周边区域发现,道路辅路部分路段虽划设了公共停车位,但已全部停满。受停车资源紧张影响,大量车辆直接在非机动车道及道路两侧违规停放,形成违停带。
负责该路段保洁的环卫工人施先生告诉记者,以往舞阳街路面宽敞,机械化清扫车可顺畅作业。然而,违停车辆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现在只能靠扫把一点一点清扫,很多地方根本扫不到。有时我和车主们好好说,让他们开走,他们还会骂人。”施先生无奈地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违停车主,对方称:“这条街沿街都是商铺,有时候想临时去里面买东西,但是找不到车位,所以只能停在路边,买完就走。”
针对该路段违停乱象,德清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一中队迅速作出回应。中队长吴炯明向记者介绍了日常管理措施:“我们采取‘人员巡逻+车巡’相结合模式,对违停车辆首先进行劝离;对严重阻碍交通的,将依法拍照取证并实施处罚。”
吴炯明还提到,在管理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违停车辆属于沿街商铺所有。为此,他们平时还会走进商铺进行劝导,宣传交通法规。“我们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对舞阳街沿线的管理。一方面,在舞阳街沿线加强巡逻,采用机动摩托巡逻等方式,加大对违停现象的巡查频次;另一方面,针对违停现象,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停车主的违法成本。此外,我们还会对周边商铺和小区进行上门走访宣传,明确告知他们舞阳街上严禁违章停车。对于那些长期违停的驾驶员,我们会上门进行宣教,让他们认识到违停的危害。”吴炯明说。
湖州师范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郝建梅指出,交通需求管理近年来已成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短期来讲,除了通过智能监控严格执法之外,相关部门应进行跨部门协作进一步利用闲置空地设置临时停车位,从根本上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长期来看,建议利用交通数据识别违停高发区域,有针对性地优化停车资源供给,推动机关、商场、景区等在非高峰时段共享停车位,采用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等规范路边停车,以实现交通供需平衡和空间均衡,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