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正式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

湖州诞生中国首个水产养殖领域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记者  谢尚国  廖莹  姚思思

  本报讯  北京时间5月19日晚,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2025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增项目名录,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入选名录。

  “这是中国首个水产养殖领域的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说,该系统为中国传统农业智慧走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新的桥梁,具有示范性意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专家Aicha Bammoun认为,该系统实现了传统养殖智慧与当代的种质资源保护、社区参与、年轻人传承之间的良性循环,这是农业遗产真正“活起来”的样本,充分展现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持续生命力。

  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是以鱼、蚌之间基于自然的互利共生原理为基础,以发源于本地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核心,逐渐演化并形成的涵盖蚌、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的复合养殖系统。这一立体、循环的复合系统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10余种育珠蚌类和40多种淡水鱼类,还形成了“漾—基塘—耕地—林地—村庄”镶嵌分布的景观空间格局。同时,该系统孕育产生了以珍珠文化和渔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全球水网平原地区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我们在一次考察中了解到,中国是最早进行人工珍珠养殖的国家。随后便开始四处寻找相关资料,并由此启动对人工珍珠起源的系统性梳理,证实了德清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珠之乡。”作为该系统继承与发展者,欧诗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志荣介绍,从技术传承到文化溯源,从地方探索到世界认可,这场“寻根之旅”坚持了46年。

  资料显示,早在南宋时期,湖州府人士叶金扬就在德清“小山漾”发明了附壳珍珠养殖技术,解决了人类无法培育淡水珍珠的技术难题,使淡水育珠蚌能够稳定生产出品质上乘、数量可观的珍珠。该项技术也经由德清传播至欧洲和日本,推动了珍珠文化在全球的发展与兴盛。

  一直以来,德清注重继承传统生态养殖技术,发展现代立体化珍珠养殖模式,不断提升珍珠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打造出中国珍珠产业链的范本。如今,德清珍珠年深加工总量近100吨,年产值超70亿元,全县珍珠产业带动就业近2万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陈金彪带队 孙贤龙等陪同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正式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
随着“太湖新溇港”建设深入推进,吴兴高新区许溇村的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
~~~
~~~
~~~——湖州人才日系列活动扫描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省人大常委会 调研组来湖调研
湖州诞生中国首个水产养殖领域世界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枇杷村”更甜了
4155个“码”上 就业新岗位推出
怀揣金刚钻
全市首个教育官方 智能体“湖小问”发布
共赴一场夏日的盛宴
国际媒体生态文明 研训安吉基地揭牌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