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绿色包装”成为消费文明的底色

  6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绿色包装的普及,依赖于技术与理念的双重革新。企业应摒弃“包装越复杂越高端”的陈旧观念,以科技创新破解环保与成本的矛盾。例如,研发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设计可折叠重复使用的包装结构、运用大数据优化物流防护方案,既能降低环境负担,亦可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顺丰、京东等企业试点共享快递盒、循环中转袋的成功案例表明,绿色技术不仅能减轻生态压力,还可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需搭建共享平台,推动绿色专利开放、技术标准互通,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绿色包装的流行,终将重塑消费文明的底色。当简约环保成为行业共识,消费者亦会从“为包装买单”转向“为品质付费”,社会审美逐渐摒弃浮夸、回归务实。而这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向经济毛细血管的深度渗透,是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唯有让绿色包装真正成为快递业的流行色,我们才能守住绿水青山的底色,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站在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交汇点上,快递业的绿色变革不应是被动选择,而应成为主动担当。以制度护航、技术赋能、理念革新,推动过度包装向绿色简约转型,方能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当每一件快递包裹都披上“绿衣”,我们收获的不仅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画卷,更是一个理性消费、文明向上的社会图景。

  (舒爱民,载《湖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六十天账期承诺”要说到做到
让“绿色包装”成为消费文明的底色
爱护韦东奕就是爱护知识
断章取“利”
让“工业迪士尼”讲好光阴故事
城市更新,一场细腻的修复与重生